一生必去——湛江南三岛

家乡区县: 湛江市坡头区

一生必去——湛江南三岛

南三岛东临南海,西邻湛江港,海岸线长83公里。与霞山市区近在咫尺,隔海相距2公里。岛内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不少。有广州湾靖海宫和陈氏小宗祠,均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龙女庙和龙女庙碑记、南三灯塔、冼吴庙等。岛的东部有闻名全国的木麻黄防护林带和碧海银沙,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有识之士建议兴建南三岛跨海大桥,解决交通问题,开发南三岛。这一建议笔者赞同,但建桥从论证、规划、立项、筹款、施工等,还需要若干年。因此,南三岛的旅游业不应该也不可能待到大桥建成后才开发。只要改变观念,认真规划,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全可以打造我市滨海旅游又一名牌景区。

2011年9月28日,湛江南三大桥通车,作为我国第七大岛,也是广东省第二大岛,南三岛10万人民的“大桥梦”终于实现。

南三岛天然乐园,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这里的海滩宽阔平坦,沙质洁白如银,含有丰富的珍珠层粉和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海浴者可以放心心情地畅游,冲浪,嘻耍。“乐园”沿海的防风林带,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与洁白的海滩相映,有如南疆的“林海雪原”。夏日炎人感受到浓厚的大自然气息。您可以在乐园海浴、出租、饮食、住宿、娱乐,进行小型会议、疗养、夏令营和团体旅游等,乐园里备有物美价廉的海鲜包餐,并根据需要提供各种专门服务。南三岛天然乐园在人们心中留下许许多多的美好的记忆。

州湾村坊:

今日的广洲湾村坊已改名为南三镇灯塔村委会,已由原来的四、五个村扩展到14个村,人口6000。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和对虾养殖,生活安定。
法军入侵时,一个海湾直入南三岛腹地,广洲湾村坊分布在海湾两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三岛开展联岛工程,将十岛联成一岛。广洲湾村坊前的海湾变成陆地,现是千顷良田,风光秀丽。散落在田畴四边的乡村已改昔日破茅屋旧貌,新式小楼房、农家院与平畴绿树相映成趣,充满现代气息。与田园相接的沙滩和大海波涛壮阔,沙平浪白,是观沧海、玩沙滩的“梦幻之地”。
村民都过上了新生活,但对法军入侵和前辈抗法故事经常挂在嘴上,说起来有声有色。南三镇政府、湛江市振兴南三经济促进会拟在广州湾村坊开展新农村建设,把历史和现代结合起来开发广洲湾村坊旅游区和建设抗法纪念馆等设施,把这里打造成爱国教育、渔农旅游、海滨度假等基地。

文物古迹:

1899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向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强行租借广州湾,含南三岛,南三岛成为广州湾法租界的一部分!
广州湾靖海宫,坐落于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灯塔广州湾,建于明朝,已有四百年历史,1999年9月列入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靖海宫面积240平方米,座东南向西北,面临大海,供奉的是被誉为“海峡和平女神”的妈祖林默娘。本地行船人无人不晓,香火很盛,湛江许多名人大贾常去进香还愿。
宫里除神像外,还供奉着一块黑色的大石。这块石头相传以前有一位渔民海里拖网捉鱼,一天起网时,网里没有一条鱼只有一块大石。他气极,随手把石头抛回大海。但奇怪的是,他换了几个地方下网,都网起这块大石。他怀疑是神灵作怪,便对石头许愿道:“如果你是神灵,就保佑我捕鱼满舱,我立你为神。”后来,他天天满载而归。渔民很高兴,便将石头立在沙滩上,盖起寺庙供奉。几百年来,这靖海宫香火不断。靖海宫离海边不过十余米,离海面也不过二三米高,但据当地渔民说,不管海上有多大的风浪,海水都打不到宫里。

特产:
南三岛是一个四周环海的小岛,四周的海鲜种类奇多。如:虾、鱼、蛤蜊(贝类)、生蚝(生蚝学名牡蛎,贝类软体生物) 、鱿鱼、鲍鱼、螃蟹(膏蟹、肉蟹、油蟹、大闸蟹)等等许多海鲜。其中,尤为南三岛的虾是最出名的,因为南三岛的虾出口到世界各地,就如美国的十条虾当中,就有一条或者两条是南三出口的虾。

资源开采:

岛上的靖海宫,始建于明朝。法国强迫清政府租借广州湾,引发了南三人民抗法斗争,靖海宫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田头村陈氏小宗祠,清代始建,是抗法民团旧址。南三灯塔是1898年法国入侵广州湾始建。岛上老梁村红坎岭是法国军队南营遗址,当年南三人民云集千人于此首举反法斗争。以上这些,为历史古迹旅游提供了实物。
南三的木麻黄防护林带环绕全岛,在东海岸形成林海,环境幽静,清新怡人,风吹绿色长城,林涛鸣响。在林区开辟森林浴、野餐烧烤等项目是可行的。林带外面是一望无际的白茫茫沙滩,沙质透莹细软,可举办沙滩球类比赛等项目。海边远眺,白浪滔天,涛声如雷贯耳。晨曦观海上日出,傍晚看渔民拉网,还可购到渔船刚打上来价格廉美的生猛海鲜,现煮品尝,其乐无穷。要重点筹划好滑浪、海上游乐、看海景、听海涛、吃海鲜等一系列玩海项目。

陈彩娟(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