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聚纪念馆

家乡区县: 漯河市临颍县

陈星聚纪念馆是在陈星聚墓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史料记载,陈星聚墓园建成于1889年,由于当时清政府念他“劳瘁不辞”,与台北建设相始终,特追封他为三品通议大夫,赐予他“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占地约1650平方米,南北长55米、东西宽30米。1889年墓园落成时,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为石刻造像,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姿态各异。园内古柏森森,庄严肃穆。1958年和1965年,陈星聚墓两次遭到破坏,目前仅存一块完整的墓碑和一块断裂的神道碑。

2007年9月17日,新华社一篇题为《台北首任知府陈星聚的墓园亟待修缮保护》的文章引起了省委书记徐光春的注意和重视,他当即对这篇文章作了批示:应设法加强保护、修缮,用于爱国主义教育。

漯河市本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新时期文物工作“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制定了近、远期修缮保护规划。本着尽量恢复历史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制定出墓园整体修缮保护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经过9个月的紧张施工,2009年3月31日10时30分,陈星聚纪念馆在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开馆,馆名为原省委书记徐光春题写。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夫人陈万水在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副会长王富卿、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等领导陪同下出席了开馆仪式。4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莅漯视察,期间,参观了陈星聚纪念馆。[1]

新修建的陈星聚纪念馆古朴典雅、建筑精美,据介绍,纪念馆规划占地面积17360平方米,一期工程共投资1500万元,南北长248米,东西宽70米,包括享堂、石牌坊、正门、掖门、生平陈列室、石桥及停车场、围墙等配套项目。随着相关项目的配套建设,不久的将来,这里还将成为4A级旅游景区。
陈星聚纪念馆 - 人物简介
陈星聚(1817~1885年),字耀堂,河南临颍县台陈乡陈村人,清朝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 同治十年(1871)年曾任台湾淡水同知,五年后又调任漉港同知,光绪四年(1878)升任台北知府。史料记载他性情刚毅,急公好义,体恤民情,励志图强,热爱祖国,在中法战争中,英勇保卫台北,对祖国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深受台湾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1885年,陈星聚因劳累过度,病逝台北知府任内,享年69岁,台北各界人士联名奏请清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列。

李爱娇(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