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古寨——大山深处的神秘匈奴部落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里乡南溪村境内,是一个大山深处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寨,据文字记载,这里村民的祖先来自蒙古大漠,他们是匈奴休屠王后裔,汉武帝时代的大将霍去病率三万骑兵,大败匈奴,俘获二十万人,带回关内,以后定居在陕南地区,繁衍后代。唐朝末年为躲避黄巢之乱,从徽州黄灯(今屯溪)迁居于此,历经1132年,传世60余代。南溪古寨地处偏僻,直到2004年10月才通乡级公路,更为重要的是受其所处的特殊地形的影响,长期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与世隔绝状态,能够在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状态,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陶公祠位于在距县城26公里的东流镇,又名陶靖节祠,坐落在东至县东流镇的鳖石山上,它是为纪念东晋大文学家、诗人陶渊明建立的始建于宋代初期,陶渊明,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江西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秋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余日,逢退督邮来县,须束带揖见,陶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来,折腰向乡里小儿”乃自解印绶而去,回到故里,隐居田园,读书种菊,东晋时今东流地域属彭泽县,相传陶渊明辞官后,为避州、郡官吏的纠缠,曾乘舟下东流,隐居种菊,因此东流留下了不少关于陶渊明种菊的传说,并传下“菊圃”。
仙寓山生态旅游区距县城40余公里,为东至、石台、祁门三县交界,主峰位于东至县葛公镇境内,海拔1375.7米,是东至县最高山峰,天气晴朗时可东望黄山、南观三清、西望鄱阳、北眺齐云,有231省道与祁门、黄山相连。旅游区生态完整,天然林覆盖面积一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0.7%。这里有着皖南山区最大的瀑布群,在山高林深气温低的环境下,又造就了外冰内水的冰瀑奇观。
同时山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蕴藏着娃娃鱼、麋鹿、云豹、猕猴、鸳鸯、白鹇、穿山甲、黑熊、野猴、獐子等野生动物70多种,有鹅掌秋、银杏、香果树、永瓣藤、皂荚树等珍稀植物近千余种,随着海拔的变化,动植物物种分布层次分明,林木苍翠,溪流碧透,奇石峥嵘,被誉为东至的天然绿色宝库,是东至最美乡村中“自然美”的代表作。同时这里曾是革命老区,留下了许多的革命遗址,有韩世忠、梁红玉抗金和郑三俊等英雄的活动遗迹、保存完好的古徽道、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寨等人文景观十余处,是我县境内罕见的旅游资源富集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