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第二中学1974年建校,地处皖南北麓肥沃的舜耕之地,古老而秀美的尧河之滨。是一座集教学、运动、生活、景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化的校园。1993年被安徽省绿化委授予“花园式学校”称号,2001年被安徽省教育厅评定为安徽省示范高中,2007年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两个校区。
东至二中,坐落在尧城东路,创办于1972年,初为东方红中学(即东至一中)分部,1974年2月招收初一新生198名,8月17日与东方红中学脱钩正式建校,始名东至县第二中学。 初建时,学校一无图书、二无仪器,仅有两幢简陋的平房和一个小操场,教学条件差。1977年春,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建成完全中学体制。同年恢复校长制,陶德甫、朱云从担任正、副校长。年底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东至二中选拔4名高一学生参加高考,黄新平、孙益福2人被破格录取。在安徽省高中化学竞赛中,东至二中获奖人数占池州地区获奖总数一半,学生赵晶晶获全省一等奖。
按照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校师生正以“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的人文理念,全力营造一种“以校园文化为引领,以自然生态为载体,以心智健全为核心,以师生和谐为目的”的优质教育教学环境。坚持做人与成才并重、智商与情商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学校有明确的“三风建设”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风,“修身、敬业、爱生、奉献”的教风。学校以“面向新世纪,培养现代人”为目标,以“合作、探索、创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名校战略。
近几年,二中以不可争议的事实,赢得教育教学质量大丰收,这与构建的一支过得硬的教师队伍分不开。截至2010年底,学校现有教职工317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职称教师113人,研究生22人,82个教学班,近5200名学子在和谐发展的环境里为自身的理想而至诚至勤。
2001年通过省示范高中评估验收,2002年以来多次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连续五年夺得池州市高考理科状元。先后获得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安徽省全民健身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安徽省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安徽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创新作文实验示范学校、池州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近几年高考达线率60%以上。高考及学科竞赛成绩在池州市名列前茅。
建校28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省级表彰15次,市级表彰42次,县级各项表彰76次;培养高中毕业生10708人,考取大学本科的有6322人,历届毕业生留学国外的有一百多人,多数已获博士学位或博士后。东至二中历年来高考成绩辉煌,2005年达本科分数线557人、2006年达本科分数线680人(囊括池州市理科前八名)2007年达本科分数线708人(本科上线人数居池州市第一)。各项学科竞赛获省奖476人次。
每年的9月20日——10月10日,东至二中新区高中部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暨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办好这届艺术节学校特成立了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由校团委科技文化部、校学生会、各班级团支部及班委会、教工团支部、工会文艺部具体承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异彩纷呈。“靓丽青春”诗歌朗诵会、“青春校园”师生书法绘画作品展、手工作品大赛、计算机网页设计大赛、学生辩论会、师生同台“校园文化广场”文艺演出先后亮相,受到广大师生好评。各项大赛还设立了不同的奖项,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历时半个月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本着“激扬青春,重在参与”的原则,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推动了东至二中科技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进入新世纪,重视教育成为世界潮流。随着东至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县城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日趋严重,仅靠老校区根本无法解决人民群众的需求。
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加快调整城区中小学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力推进新校区建设。经县委县政府的批准,在城北建一所新校区,新校区位于县行政中心东侧,北临学林路,西至梅林路,东接东至一中和梅城河,南接儿童玩具厂,新校区征17.98ha。(可用地15. 75ha),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二中新任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在骆朝晖校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敢于迎难而上,历经艰苦奋斗,二中新校区终于如期交付使用。
新校区于2005年6月18日开工典礼,2007年8月26日落成启用,2008 年完成绿化美化。新校区规划60个教学班,用地270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总投资8千余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