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王峡民俗民族文化

家乡区县: 广元市旺苍县

民俗民族文化:旺苍民族构成,随着人口迁入、迁出而发生变化。民国时期,以汉族为主,有少量回族人杂居于旺苍坝、庙二湾等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傈族、羌族、俄罗斯族18个民族,汉族占99.87%。 可见旺苍境内居民几乎都是汉族,所以大多传承汉族文化。在北部山区,森林茂密、气温相对偏低、交通条件差的地方,居民在房屋、饮食、劳动方面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生活习俗,独具地方风味。
旺苍境内,唐时佛教已传入,明清盛行。乡民礼佛者多,皈依者少。僧尼外籍人多,本籍人少。旺苍县城南峰寺、嘉川镇兴龙寺、普济镇普济寺、枣林乡观音阁、白水镇回龙寺等寺庙初具规模,香火旺盛。道教在境内活动,源远流长。至清末有道观30余座,民间末年仅存2座,常住道士已不多,仅少数外来游方道士,走乡串户韵唱道情化缘为生。现经修缮扩建的道观有尚武镇真武宫等。伊斯兰教,民国时期于旺苍老城文昌街建清真寺一座,开展活动。今经政府两次拨款,培修一新,有教徒200余人。基督教、天主教。清代民国时期,均有传教士在境内设教堂传教。解放后活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今有教徒开展活动。

331729243@qq.com (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