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细数临潼发展

家乡区县: 西安市临潼区


临潼现代工业组团中金重钢、航霄钢构、西高电能、陕西中特、住宅产业化及千禧龙新材料等6个工业项目已建成投产。与长客股份达成了项目落户协议,将合力打造年产值超百亿的西北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并由此辐射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新丰物流基地正式启动 依托优势打造内陆码头

依托日办理货车过3万辆的西北最大铁路编组站优势,与西安铁路局签订合作协议,全力打造丝绸之路起点新丰物流基地。该项目建设规划10.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一期占地4150亩,投资12.46亿元,计划五年建成运营。建成后,将辐射西安、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年货运量达3000万吨以上,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铁路内陆码头。

华润集团参与资产重组 燃气公司实现成功改制

4月2日,区政府与全球500强企业、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华润燃气控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组建西安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以股份制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其中,区燃气公司代表区政府持股51%,华润燃气公司持股49%。下一步,华润集团还将与临潼在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两大景区实现一体经营 临潼旅游再次转型升级

8月6日,区政府与陕西旅游集团签订了骊山—华清池一体化经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统一的华清宫大景区。在资源产权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区政府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将骊山森林公园经营权交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旗下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统一开发管理,计划5年内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合作期间,临潼区年收益不低于5500万元。

率先启动重大疾病救助,政府之手托起民生底线

2014年6月,临潼在全市郊区县率先启动了重特大疾病政府托底工程,以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基数统一进行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投保。当参保群众的医疗合规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所剩余费用仍超过10万元,城乡居民根据不同情况可享受50%和60%的再次报销,有效解决了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社会散居孤儿等弱势群体无力看病问题。

国庆旅游接待再创佳绩 临潼经验再显样板力量

2014年,临潼旅游环境持续优化,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全年接待游客2272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7.6亿元。特别是国庆黄金周期间,面对史上最严峻的交通考验,临潼通过实施远程干预、科学引导、朝夕分流等措施,创下了“交通秩序最好、市场环境最优、游客满意度最高”的历史佳绩。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对智慧临潼、免费摆渡、垃圾换水等亮点工作进行了密集报道。

“区长专线”转向常态运行 政群干群实现无缝对接

2014年,“区长专线”平台转入常态运行模式,全年接听群众来电4401个,办结3748个,解决问题1385件,涉及城市管理、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等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作为群众监督政府工作、解决合理诉求、建言临潼发展的重要渠道,区长专线的常态运行,不仅搭建起了群众与干部、与政府零距离沟通的平台,更在化解矛盾纠纷、优化干群关系、倒逼机关作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人民日报》曾两次大篇幅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

市域轨道交通全线开建 临潼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4月26日,西安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临潼线(纺织城—临潼)全线开工,2017年将全面建成。该项目全长25.162公里,工程总投资130亿元,其中临潼境内长14.5公里,设站点9座,全部为地下线。建成后,将拉近临潼与西安的时空距离,在临潼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黑河水源流进临潼管网 三大片区告别用水紧张

8月28日,黑河水正式流进临潼供水管网,日供水能力达1万吨以上。黑河水源进入临潼后,不仅能彻底解决临潼新区、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两大片区因快速发展形成的水源短缺问题,更可有效缓解老城区用水旺季供求矛盾,提高18万城区居民饮用水水质。

王琦(2015-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