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区投资环境

家乡区县: 延平区

     人文背景:延平区地处福建母亲河闽江起点,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咽喉,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优秀旅游城市和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国土面积2653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是福建省管辖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区。延平区建县1800多年,沙溪、建溪、闽江三江汇合之雄势和占闽江三分之二流域之沃土,孕育了伟大思想家朱熹等“延平四贤”和民族英雄文天祥、郑成功等一批历史名人,留下了“程门立雪”、“独先天下兴州学”的千古佳话,造就了理学名邦、交通要塞、商贾之都的历史地位,成为一块饱含文化底蕴、独具山水魅力、充满发展生机的热土。一代文豪郭沫若“咏南平”诗称“车船无日夕,仿佛在渝州”。
     定位目标:延平区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强区。具体目标是
① 做大中心城市,已着手开发南平西区和江南新区,拉开城市框架,规划新增人口比现在翻一番,达60万人左右;
② 突出发展工业,着力打造“中国南方童装城”、福建电线电缆城,建设汽车配件、非金属矿、精细化工加工基地和畜牧业、竹木业、果蔬业、中药业种养殖加工基地;
③ 发展旅游经济,把延平区建设成为独具山水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区和优秀旅游城市,成为与武夷山资源互补、客源互动的旅游目的地;
④ 成为闽北商贸物流中心。

    交通通讯:延平区历史上就是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捷。公路:京福高速公路2004年9月建成通车,距省会城市福州仅1个半小时路程,黄山—衢州—南平高速公路2004年10月动工,2007年完工,届时至上海只有5个小时车距;205、316国道纵横交汇,三分之二乡镇均位处国道边。铁路:鹰厦、横南、外福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客流量200万人次,仅次于福州市,其中来舟站是福建省最大的列车编组站。机场:距武夷山机场180公里,距福州机场200公里。水路:水南货运码头是福建省最大的内河港码头,500吨级的轮船可沿闽江直达沿海口岸,年吞吐量12万吨的集装箱中转站已投入使用。通讯: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互联网已覆盖全区。

     资源状况:延平区是福建省各中心城市中竹木、药业、矿产、旅游等综合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生态资源保护最好的地区。竹木资源:全区有林地面积283万亩,森林覆盖率73%,林木蓄积量1406万立方米,其中竹山面积60万亩,年木材出材量27万立方米,年竹采伐量1066万根,年产鲜笋10万吨。药业资源:全区共有金银花、金线莲、白术、丹参、茯苓、银杏、泽泻、厚朴、杜仲等1000余种名贵中药材资源,全区已种植银杏5万余株,厚朴、金银花、杜仲等多年生中药材2000余亩,尚有10万多亩山地可种植中药材。矿产资源:我区是福建省最佳的非金属矿成矿带,区内现已发现金属、非金属矿30余种,矿产地60余处,其中透辉石储量3000万吨,硅灰石储量100多万吨,“西洋红”花岗岩储量100万立方米。旅游资源:延平区是福建省旅游规划中福建旅游“绿三角”的支点,“双世遗”武夷山的南大门,面积286平方公里、享有“福建庐山”之美誉的茫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拥有全省最大的、水域面积达20余万亩的人工湖—延平湖,是福建省优势旅游开发带。

     新区开发: 延平区是南平市唯一建制区,城市中心区面积仅6平方公里,中心区人口达30万人,人口密度极高,房地产价格已攀升至3000多元/平方米。为拉开城市框架,南平市政府已决定开辟南平市江南新区和南平西区,规划新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容量为36万人,新区功能定位为居住区、物流商贸区、工业园区、文体活动中心。现通往新区的三条大道、一座桥梁已完成规划,西区首期740亩住宅新区已成功挂牌出让并动工。

     新区开发已成为近期我区的热点投资项目。

     水电供应:延平区是福建省电力供应最充裕的地区。境内已有国家重点工程水口水电站、沙溪口水电站等电站130座,总装机容量33.74万千瓦,年总发电量7.5亿千瓦时,并与省电网联网,各乡镇和工业园区均有3.5万伏以上的输变线路,同时,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闽北火电厂也即将落户延平。企业用水条件好、成本低,城区自来水工业用水价每吨1.45元,落户在乡镇的企业还可自行打井或引山泉水、河流水,成本更低。

     外资现状:全区现有三资企业66家,投资客商主要来自美国、印尼、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超过5亿美元,实际到资超过2亿美元。全区还有山海协作企业120余家,投资客商主要来自上海、浙江、广东、江西等省市和本省福州、泉州、莆田、厦门、漳州等沿海地区,仅2003年山海协作就引进资金4亿多元。外商来我区投资的主要领域有:针织、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房地产、旅游、矿产开发、机械制造、种养殖和加工等。外资企业福建三山钢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4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92万美元,已成为年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浙江朝日集团看中南平电线电缆业发展优势,在我区创办了朝日电缆有限公司,2003年又决定投资新上钢屋架项目。

     延平区已成为浙江地区和福建沿海地区的客商产业转移、开拓市场、新上项目投资的一块热土。

     土地供应:全区已在炉下、西芹、夏道、樟湖、峡阳、王台、来舟等国道沿线乡镇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6000余亩,目前完成“三通一平”可用地2000多亩。工业园区用地价格:已完成“六通一平”土地发给土地使用权证,根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小,每亩地价3万元左右。其它地点项目用地参照执行。地价标准只有福州市的五分之一左右。

     项目服务:区政府已率先在全省成立南平市延平区经济(投资)服务中心,集29个职能部门和单位于一厅,实行联合办公、“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服务。建立经济服务“110”,由区长、副区长带班,实行24小时报警式服务,为企业落地和生产过程提供全程无偿跟踪服务。

 

踏忆(2015-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