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渡镇境内共分布各类石刻有十余处,其中位于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磨牙石刻共有8处,其中有记载宋、明两朝官员和人文的石刻有拉敢岩石刻、西祖岩摩崖石刻;有记载封建统治者镇压农民起义事件和反应太平天国发起的农民运动的石刻有铜盆山摩崖石刻、牛角坳石刻、京观石石刻、述旧碑记、明朝参将记功碑、雷王庙秋碑记。这些宋、明、清时代的石刻均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
1.“一方保障”摩崖石刻
“一方保障”是记述明朝万历年间(1575年),明王朝镇压瑶族起义的文治武功。是瑶族同胞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统治,浴血奋战的惨烈情景。“一方保障”对研究明朝瑶族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统治的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京观”摩崖石刻
京观:刻于明朝万历年(1575年),统治者镇压中渡、平山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后,在一块约70吨重的巨石中刻“京观”二字,右刻“平定洛斗下半团叛乱,斩首五百余级”,左刻“万历三年七月书”。古文物
中渡镇人杰地灵,不仅出了很多著名的人物,也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以以西汉时期的铜鼓、唐代的铜镜以及清光绪皇帝御匾最为珍贵。这些物件现就今都保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当中。古民居
位于中渡镇境内的中渡古镇,其古民居群始于清代中期,位于中渡镇中心,整个群落一律青砖灰瓦,木质构架,古朴典型,分为东、西、南、北四条街,设东、西、南、北四扇城门,历经沧桑,现仍有很多保存较好的旧商号、客栈古民居和古商号一庙四神(关羽、城隍、财神、观音)已是罕见,更令人惊奇的是,关云长手中拿的不是刀,而是一卷书文。看来,崇文尚武的中渡人,早已深得关公厚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