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在黄冕乡山脚村三里屯老码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的勘探性发掘工作取得一定成果:考古队员在这里新发掘出土宋至清代各类陶瓷片200余件、石器2件。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必将在鹿寨考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激励全县人民在提升“文化鹿寨”建设进程中,奋力书写新的篇章。
管道工程成“富矿”
2010年9月10日,“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在云南昆明开工。
据了解,中缅原油管道设计能力为2200万吨/年,中缅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两条管道均起于缅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后,其中的油气管道工程广西桂林分支将经过鹿寨县的黄冕、中渡、平山三个乡镇。
谁能想到,就是这条国家能源通道建设,在促进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增强国家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促进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西南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各族人民群众的同时,给鹿寨县文物考古带来了重大发现,堪称掘到了一笔彰显鹿寨文化底蕴的“富矿”。
保护发掘留青史
从3月1日起,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来到鹿寨县,对“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经过该县的线路范围(即黄冕、中渡、平山三个乡镇)进行了文物调查,其中在黄冕乡山脚村三里屯老码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实施了勘探性发掘工作。
目前,勘探发掘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已完成的三里屯老码头遗址勘探性发掘中,考古队员新发掘出土宋至清代各类陶瓷片共200余件、石器2件。据称,其考古发现丰富了鹿寨县人类活动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该县历史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遗址文化内涵多
黄冕乡山脚村三里屯老码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鹿寨县文物保护登记单位。该遗址位于该县黄冕乡山脚村三里屯洛清江北岸二级台地,高于江面约40米,东北面距湘桂铁路约60米,有一沟名“三里沟”。小沟自北向南,沿台地边流入洛清江。台地呈一隆起的小土丘,除少许小块耕地外,四周杂草丛生。地面可拾到陶片、肩石斧、石奔等物。遗址面积约36000平方米,所连接皆系冲积平原。
在鹿寨县,类似三里屯老码头遗址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很多,均是该县先民在这块肥沃土地上繁衍生存留下的珍贵“史料”。据了解,在鹿寨县2007年至2009年底完成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全县(含今年1月整体划入鱼峰区的雒容镇)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97处,其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他76处;新发现可移动文物10件,有古墓葬、古石拱桥、古民居建筑群、古遗址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