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制度改革

家乡区县: 鹿寨县

岁末年初,谁最“抢眼”。2007年,我县财政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提前一个月报捷,实现收入3.68亿元,完成年初制定任务的101.66%,开始转向新的冲刺目标。可以说这是我县财政盘子赢得的有记录以来最“抢眼”的一次丰收。而同是在过去这一年,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我县的财政制度的改革。率先在柳州市属县(区)成功试行了一系列新的财政管理新规,使我县在管财、理财上创造出一番崭新气象。
首先是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完善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通过把县直所有全额、差额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权收拢”,同编一本预算,盘活了全县可用资金,优化了政府财力配置。在编制预算时实行零基预算、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采取“收入缴存专户,支出核定标准,收支核定基数,超收分成”,同时,推行“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财务,形成了资金出入操作程序化、管理模式化、监督提前化的规范化财政模式,构筑了财政资金监管的一个“安全网”,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坐收坐支现象不再发生。
其次是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县直所有全额、差额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为试点,把这些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基金纳入财政盘子后,所有收支都在一个账户核算,改变了过去分散、多重设置银行账户,层层拨付、占压资金的状况,增加了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达到了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2007年,在全部试点单位中,全年办理财政直接支付416笔,金额557.8万元,加上财政授权支付704笔,金额769.9万元,两项同属国库支付累计金额1327.7万元。
另一做法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一年来,在试点单位中先后组织采购418次,采购预算金额765.6万元,采购成交金额620.24万元,节约资金145.36万元,节约率为18 %。政府采购加强了财政管理,使财政监督由事后变为事前、事中,改善了财政资金分配后监督乏力的局面,使财政分配由资金领域延伸到实物领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政府采购避免了公共支出中的各种人为因素,遏制了采购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此外,坚持处置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时的采取的对外公开招标制度。如:县财政局在处理雒容财政所土地及建筑物以及局内的8辆旧的办公用小车时,就是采用在电视台、县文化广场大屏幕、互联网上和本局OA系统发布拍卖信息,吸引了28位各界人士参与竞买,并在拍卖时邀请县纪委监察部门进行了现场监督,确保了透明公正。此外,县财政局在2007年建造“国库支付中心”和“会计培训中心”大楼时,也是通过对外公开招标,发给中标商承建的。据悉,而实施工程招投标承建、杜绝暗箱操作的“阳光工程”,我县在这个方面已积累了近十年的宝贵经验。

lxq(2015-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