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地方

家乡区县: 安徽省肥东县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后,总前委奉中央军委关于总前委南下指挥渡江的指示,进驻到肥东县撮镇瑶岗村,中共中央华东局亦和总前委同时进驻。3月27日,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常委陈毅到达瑶岗,与先期到达的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饶漱石等会合,统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四野十二兵团,渡江作战,总前委在瑶岗,先后制订并发出了《京沪杭州战役实施纲要》、《渡江作战动员口号十七条》、《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等一系列文件。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国民党政府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占领南京,直下沪杭,为全中国的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瑶岗位于合肥东郊肥东县撮镇,南临淮南铁路和合芜公路,北靠312国道,从合肥到瑶岗乘车只需半个小时。来到瑶岗,首先看到的便是“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当年曾亲临瑶岗的渡江战役指挥者之一、著名书法大师舒同1986年9月题写。关于瑶岗,许多历史文献和许多老将军,老同志的回忆录都曾有记载,邓小平之女毛毛所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第619页上对瑶岗这段历史也作了描述:“1949年4月2日,父亲(邓小平)和陈毅乘坐着一节‘闷罐车厢’,沿铁路从蚌埠到达合肥,并立即驱车前往瑶岗村的总前委指挥部……”

1949年元旦前后,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结束。为了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粉碎美国和国民党划江分治的阴谋,党中央适时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并决定成立渡江战役总前委,全面负责指挥渡江战役。经中央批准,渡江战役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比较,总前委接受了时任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的建议,将总前委指挥部设在合肥肥东的瑶岗。总前委进驻瑶岗后,密切注意敌我斗争态势,统筹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指挥和协调各个军事集团的作战行动,制订接管江南新区计划和人事安排。在瑶岗,总前委起草、审定、上报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草拟了《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和《关于江南新区农村工作的指示》等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命令、电报。

为缅怀、学习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1985年7月,中共肥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把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又将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在瑶岗的华东局旧址、总前委参谋处、机要处、秘书处、后勤处、警卫营旧址也被纳入保护之列。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作为历史见证、革命圣地,现已成为南京军区及安徽大学、合肥炮兵学院等几十所院校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繁华落尽、物是人非(2015-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