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文物,折射出历史的光波,佐证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鹿寨县出土的地下文物,也有不少珍品。
1985年5月,一青年农民在中渡广弄挖铁矿时挖出了一面铜鼓。鼓面有太阳纹12芒,面沿逆时针环列大蛙4只,蛙间有两处骑乘;腰间处有宽扁辫纹大耳两对;鼓面及周身布满方型小孔及变型羽人纹饰。专家根据鼓的器形及纹饰特征考证,该鼓属冷水冲型,为东汉至南北朝遗物。铜鼓,是壮族先民用于祭祀、娱乐、征战的器物。这面铜鼓,是当年用于祭祀,乞雨?乞福?乞求神明恩赐?祖宗庇佑?还是在征战的阵前擂响,用以鼓舞士气?抑或是凯旋之后,以高亢的音律、狂欢的节拍,让部族的男男女女载歌舞……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1987年3月,在江口乡大村元岭坡出土了一块方形滑石镌刻的“买地券”。此文物弥足珍贵,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买地券”记载着买地卖地缘由,相当于今之契约文书。年代为南朝“中大通五年(公元533年)太岁甲寅三月申朔十四日”,交易地为“象郡新安县都乡”(即今之江口乡新安村一带)。这一考古新发现,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当时封建社会黎民生活的缩影,为本地域历史上政权的建制沿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在鹿寨县的出土文物中,还有不少珍贵的藏品,如:汉代刻铭陶虎子、陶罐,南朝莲瓣形四系瓶,明崇祯五年常安镇土巡检司铜印,清代大陈国的锁江链……
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至今还深藏着多少历史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