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溧阳北山之首——瓦屋山颠雄居一座宏伟的寺庙,这就是溧阳市宝藏禅寺。谁也想不到,这座占地面积130亩,拥有9座殿堂,高大气派的大雄宝殿在建的宝藏禅寺,在1994年经溧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时,仅有1座破旧的砖木结构殿堂,占地面积不到30亩。短短10余年,寺庙经历了日新月异奇迹般的变化。目前,宝藏禅寺成为溧阳北山旅游风景区的一大亮点,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游客的关注。正如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为宝藏禅寺所题的楹联:“天宝物华修行胜境,地藏闵老弘法道场”。寺院里檀香缭绕,梵呗悠扬,庄严肃穆。整个寺庙按照汉传佛教典型的布局,梁柱交错,斗拱支撑,人字形两面坡屋顶,上铺青瓦或琉璃瓦,显得美仑美奂。寺内绿树成荫,风光秀丽,龙池甘泉,长年不枯,是念佛修行、休息疗养的好地方。宝藏寺之所以有这奇迹的变化,现任宝藏禅寺管委会主任、溧阳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溧阳市政协委员现年38岁的沈田春居士功不可没。
沈田春居士与宝藏寺有着不解之缘,他妻子的外公觉志健在时是受溧阳广大佛教信徒尊敬的、虔诚的一位居士。90年代初,他一直在荒凉的瓦屋山顶,孤身守着那座仅三十多平方米的旧庙。沈田春心肠慈善,由于外公常年孤身在宝藏寺,他带着牵挂之心,就经常上山看望和陪伴外公,听外公讲解宝藏寺的故事和佛理。佛教的深奥和动人的传说深深地吸引了沈田春,使年轻的心灵悄悄地启动了佛光的门缝。1994年,寺庙正式批准恢复以后,觉志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社会各界募捐了一些钱财,启动了第一座殿堂的建设。为了精打细算建好殿堂,觉志想到了在上海协助父亲承建工程的沈田春。沈田春获悉后毅然放弃了上海做工程赚钱的机会,告别父亲,来到宝藏寺,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开始潜心设计图纸,搞好预算,物色可靠的建筑施工队伍。他决心以加快寺院建设,推动北山旅游业的开发。
建庙经费主要靠自筹,许许多多香客信士们作出了虔诚的奉献。寺庙建设过程中,沈田春想方设法,精打细算,能做的自己动手,需要采购的自己采购,努力把建设成本降到最低,他把100万的工程成本费用降到50万元。为了保证工期、保证质量、减轻施工单位的负荷,他主动当建筑施工员,参与现场管理。为了建好宝藏禅寺殿堂和道路,他顾不上家里的妻子、幼小的女儿和年迈的老母,他始终在工地第一线,计算工程量,测算工程进度,在那条渐渐拓宽的山路上,记不清磨破了几双鞋子,戴破了几双手套,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渐渐地,沈田春心融于中国广博的佛教文化,入迷于宝藏寺历史和发展,成为一名虔诚的居士。觉志看在眼里,爱在心里,他对将来沈田春担当宝藏寺复兴的大业充满信心和放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