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彭集镇,街道干部、工作人员之间最流行的问候语是“给大伙忙啥呢?”春节拜年,管区、村干部们唠家常,说不上两句就聊到民生建设有啥变化、为民实事上有啥新动作上。邻里串门常说的就是“真幸福!”
文化设施建设投入1800万元,教育事业投入1400万元,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500万元,农业基础建设投入1400万元。山东省东平县彭集街道在强村固基工作中,通过“四个一千万”打造民生工程,大大改善农村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量源”。
程保岱是彭集街道尚流泽村村民,以前,每逢冬季,他只能和几个老伙计一起蹲在墙根里 “晒暖儿”。自从村里建设了文化广场,他的文化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不光健身广场上的各类器材样样精通,吹拉弹唱也渐有名气。他欣喜地告诉记者,过去农民没事,吃了饭晒个暖拉个呱闲玩,现在建了村里投资100万,建了文化广场,老百姓都拍手叫好,我们每天坚持在这里唱唱歌、跳跳舞,“这就是咱农村老百姓的生活!”
据了解,彭集街道已建成高标准文化大院20多处、文化广场9处,培树了文化创建示范村15个,农家书屋49个。农闲时节娱乐、健身、学习已成为农民追求的新风尚。
“不仅群众的精神面貌变靓了、村容村貌好了,还因此吸引了两个投资项目。”彭集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平告诉记者。民风淳朴、人心思进、公益设施完善、环境优良的彭集成为省内外投资和创业者的首选。总投资20亿元鲁西国际物流商贸港等“重量级”项目先后落户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嘉达建材等一批工业项目也先后开工建设。2012年,彭集街道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 个,协议引资额8.346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2.504 亿元。
大年初四、在彭集街道粉皮加工专业村, 厂区内全是加工、晾晒粉皮的人群;在建的万头猪养殖场内,工人师傅正在为现代化猪舍安装空调设备。安村村委委员程传金告诉记者,以前这个村是土路,大街小巷都不同,很不方便,现在把大街小巷所有道路都修通了,还修了两条高标准农业生产路,作为村民来说,出来进去都很方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也更顺畅了。“村里建起了粉皮加工小区和养猪场,下一步还将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群众生活水平那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程传金说。
如今,民生、经济、产城融合发展成为彭集街道三张靓丽的名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