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建县十多年来,阳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9.09亿元(现行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2.08%,高出预期目标0.08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18元,增长12.0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依次为17.25亿元、10.23亿元和11.61亿元,分别增长7.62%、16.16%和15.60%,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46:25:29转变为44:26:30。按可比口径计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88万元,增长10.57%,全县财政总收入27873万元,总支出27773万元,收支相抵,略有结余。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53亿元,比上年底增长19.86%;贷款余额5.46亿元,比上年底减少3.06%。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300万美元,增长16.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6亿元,增长15.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亿元,增长12.85%。
工业发展
坚持深入开展“工业发展活动年”活动,工业堆头不断扩大。全县工业总产值32.45亿元,增长15.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52亿元,增长21.82%。传统行业生产稳步发展,其中五金刀剪、旅游帽袋、电梯配件、塑料色母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5.71%、16.25%、137%和13.8%。新办项目不断增加。全县新上工业项目46个,其中阳江金开源公司阳西饲料厂、阳西威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建成投产,广东省广垦橡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阳西永昌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抓紧建设;实施技改项目8个,其中华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儒洞华强塑料厂等企业实施改造,建成了新的生产线,开发了新产品。全县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获得国家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2004年,全县民营企业总产值42.47亿元,增长20%。品牌工作取得新突破。继“永光”商标获省著名商标、“永光”牌系列刀剪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后,又有“科强”商标获省著名商标,“科强”牌电梯配件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工作,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推进。总投资达300亿元的阳西火力发电厂,前期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投入800万元完成了上洋至厂区的施工供电工程;投入4500万元建设溪头至厂区二级标准公路,完成了路基及垫层工程;电厂主要设备已订购,第一批次建设用地已正式获得批准,累计已投入资金11亿元。大垌山旅游名胜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已确定,投入500多万元完成了部分景点建设,其他设施建设正抓紧进行。县城工业区开发建设也有新进展。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阳西高新区的意向书》。阳西高新区首期开发建设面积3000亩,近期开发7000亩。
农业发展
全年粮食总产量15.66万吨,其中水稻产量11.72万吨,分别增长1.65%和1.42%。特色作物种植得到拓展,其中荔枝、西瓜、北运椒、蔬菜等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并获得好收成。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生猪饲养量36.3万头,三鸟饲养量460万只,分别增长10.8%和10.5%。林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掀起了新一轮植树造林热潮,全县新造林面积2.5万亩,其中速生桉林面积1.5万亩。认真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尤其是抓好程村蚝、二元杂交猪、西瓜、荔枝、北运椒等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大力开展产品品牌申报、认证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玉荷包荔枝、上洋西瓜、蒲牌辣椒等产品顺利通过了省有关部门的检验,被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并取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证,阳西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已获国家农业部批准。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对阳西(深圳光明)鱼粉有限公司、广东华龙集团、阳西县沙扒兴盛水产制品有限公司、南洋渔业有限公司、金凤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集生产、加工、流通、出口为一体的阳西县海洋渔业龙头企业——阳江金开源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阳西饲料厂正式投产,阳西县粤西农产品加工业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得到有效推进。组织实施十件实事,突出抓好农村水利设施、道路交通、饮水工程建设和泥砖房改造等工作。全年维修、加固水利工程62宗,清淤渠道255.8公里;投入资金540万元,完成了上洋供水扩网工程、塘口供水工程、沙扒书村供水扩网工程和新圩东水饮水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300万元,建成镇通行政村硬底化公路13条63公里;投入资金907万元,新建水库移民住房218户,解决了织篢、程村、塘口、新圩等镇部分水库移民住房难问题;投入资金6600万元,改造农村泥砖房2630户,面积19万平方米;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9.53亿元,增长7.61%;农民人均纯收入4189元,增长6.06%。
海洋渔业
阳西县充分发挥了临海优势,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海洋经济得到蓬勃发展。2004年阳西县加快海洋综合开发,海洋经济稳步发展。认真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深入调整优化海捕作业结构,进一步扩大海水养殖面积,海洋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县新增海水养殖面积3000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37.81万吨,产值13.95亿元,分别增长3.86%和8.91%:其中海捕产量17.01万吨,产值5.70亿元。全年水产品流通畅旺,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先后有阳西县沙扒兴盛水产制品有限公司、阳西县益豪水产食品加工厂、阳西县展帆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了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坚持开展“渔港建设大会战”,进一步完善了沙扒、溪头、河北渔港设施建设,沙扒渔港已经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正式批准,顺利晋升为国家一级渔港,总投资2065万元的第一期渔港建设工程同时获得批准,是2004年全省唯一一个晋升国家一级的渔港。
旅游开发
阳西山海兼优,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3个温度适中、流量较大的热矿泉,其中儒洞热矿泉为咸水泉,国内罕见;有河北港湾、溪头青湾仔、儒洞月亮湾等多处开发价值高的自然景点。目前止,已建成河北海滨浴场、沙扒旅游度假开发区及双山岛旅游开发区,每年吸引了不少游客。引进顺德伟雄集团投资东方月亮湾旅游度假区,重新启动了各项建设;大垌山旅游名胜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已确定,投入500多万元完成了部分景点建设,其他设施建设正抓紧进行。旅游开发呈现一派活跃景象。集旅游、观光、休闲、健体、购物、娱乐教育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冼太旅游文化度假山庄已建成投入使用。大垌山净业寺供奉了上万尊玉佛,其中一尊卧佛重27吨,是亚洲最大的玉卧佛,“垌山万佛”是阳江十景之一。
对外贸易
全县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9宗,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04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03万美元,增长12.87%;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300万美元,增长16.21%。引进顺德伟雄集团投资东方月亮湾旅游度假区,重新启动了各项建设;引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阳西县商谈合作开发建设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阳西高新区,目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引来香港“李锦记”集团开展投资程村蚝等海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前期考察,蚝产品深加工项目可望实现新突破。
财政金融
按可比口径计算,200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88万元,增长10.57%,全县财政总收入27873万元,总支出27773万元,收支相抵,略有结余。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53亿元,比上年底增长19.86%;贷款余额5.46亿元,比上年底减少3.06%。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300万美元,增长16.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6亿元,增长15.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亿元,增长12.85%。
城乡建设
公路建设步伐加快。阳茂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建成了高速公路出口至程村连接线;省道S282线沙扒至儒洞公路、儒洞至新圩公路累计完成投资43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70%;环县公路沿海段投入3430万元,建成三级沥青路30.6公里,其中上洋至沙扒书村段已正式建成通车;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基本完成了蒲牌至新圩、程村至近河公路建设。供电设施建设工程按计划完成。110KV白织线输变电工程、35KV溪头输变电和35KV塘口输变电工程已顺利建成投产,累计投入资金3400多万元。
县城建设有新发展。商品房开发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明珠新城别墅区、明珠新城商住楼、山水华庭二期、县城解困房三期等工程;县城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人民大道北段以及东湖温泉度假山庄主要设施的建设,实施了宋康路东段路灯工程,建成了东湖农贸市场,完成了十五区街道硬底化建设,重新改造建设了县城汽车客运总站,并按计划开展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管道煤气等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乡镇规划建设得到推进。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织篢、沙扒、儒洞等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完成,并着手实施了一些工程建设,城镇化步伐不断向前迈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