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宝(生卒不详),字令升,据传祖籍新蔡县佛阁寺乡干庄(今废)。祖统,三国时为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莹,丹阳(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丞。宝少勤学,博览群书,以德才召为著作郞。后参与镇压荆湘流民起义,赐爵关内侯。西晋建兴四年(316年),中原大乱,随晋室东迁,侨民海盐县。东晋初年,经王导推荐,领修国史。历任山阴令、始安太守、司徒 右长史、散骑常侍等职。东晋太宁三年(325年),著《晋记》20卷,直而能婉,时称良史。又著《周易注》10卷、《周官注》12卷、《春秋左氏义外传》15卷、《搜神记》20卷、《干子》18卷、文集4卷等,其著述跨四部,学识博通。《搜神记》原书已佚,今存本为后人辑录,是我国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干宝少时,父有一宠婢,母甚妒。及父亡,葬时,母将婢生推于墓中,未料“死而复生”。宝感其事,又因其兄曾气绝而苏,于是撰《搜神记》。自序云:“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亦安敢谓无失实者哉!”书中虽多述神仙鬼怪,却保留了许多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如《董永卖身》、《相思树》、《干将莫邪》、。《李寄斩蛇》等,非但在民间广为流传,且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以深远影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