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变“白天鹅”

家乡区县: 山西省繁峙县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的繁峙县,是一座国家级贫困县。尽管这座县城曾经因铁、因金而兴,却是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获得的资源红利。“污水横流靠蒸发,垃圾遍地靠风刮”的顺口溜成了当时繁峙县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为了人们更好地居住和生活在这里,一场“丑小鸭”变“白天鹅”的艰辛“创卫”(全称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路开始了。

“繁峙县是座纯资源县,过去靠金矿、铁矿支撑着它。”在繁峙县生活了十几年的高大哥也算是繁峙县变化的半个见证者。他告诉记者,当初因为开采铁矿他来到了这里,之所以最后选择在这里居住,是因为他看到了繁峙县为改变环境做出的诸多努力。  其实,从2007年到2009年,繁峙县已连续三年被山西省爱卫会授予“山西省卫生县城”荣誉称号。然而繁峙县的决策者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为了更好地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时任繁峙县委书记的武宪堂在提出繁峙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构想后,得到了忻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要以壮士断腕之勇气,开晋北之先河。”自此,一场改天换地、全民参与的“创卫”攻坚战在繁峙县率先打响。

2010年,繁峙县举全民之力、集全民之智,并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常态”,开始了这场繁峙县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经过近一年的扎实工作和艰辛努力,繁峙县以“当年创卫、当年摘牌”的惊人成绩,获得了全国爱卫办授予的“国家卫生县城”光荣称号,同时也收获了上下干群的心。  “之前的繁峙,可以说是又脏又乱又差劲!没想到‘创卫’这么一闹,天也蓝了,水也清了,路也变宽了。繁峙的面貌焕然一新,连我也觉得自己变年轻了!”在新建的滨河公园锻炼身体的李老汉不仅这样告诉记者,还用他丰富的面部表情表达了他从嫌恶到如今的欢喜之情。

  如今已是忻州市副市长的武宪堂跟记者聊起当时创卫的缘由时,他说,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不单纯是一项卫生工作,而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个抓手,是推进向绿色发展转变的加速器,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种方式,为的是让这一方水土的人们过上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不仅县城要创卫,还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创卫成果。”繁峙县委书记范波涛认为,“国家卫生县城”是繁峙的品牌和形象,其影响和价值无法估量,既要珍惜、保护,同时还要有拓展、有延伸。

  “2013年繁峙县的砂河镇创卫就是延伸。”繁峙县卫生局局长王兆平告诉记者,目前县里已有近20万人享受到了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好处。“接下来繁峙创卫还将继续扩展,要让全县27.34万人都享受到创卫成果。”

  “创卫不单是一项卫生工作,它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范波涛告诉记者,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基础上,繁峙县积极完善硬环境,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创卫成果扩大到乡村;同时,扎实开展创建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活动,进一步提升县城环境质量。“本着‘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的理念,要把一个自然环境恶劣、产业结构单一的晋北穷县努力打造成为经济多元发展、环境整洁宜居的活力城镇。”

落心2015(2015-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