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挑战中弹出美妙和弦

家乡区县: 重庆长寿区

近日,长寿首家网上洗衣店开业,该洗衣店可以实现微信下单付款,管家上门收取衣服。这是我区电子商务产业在探索中前行的一个缩影,那么,长寿电商发展到底怎样,效果如何,又该向何处去?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状:在风口中在探索中前行

缺乏专业人才,模式粗放,各自为阵。

“在技术方面还是有一定欠缺。”七七七洗衣会所负责人冉龙锦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电商从业者,对互联网技术知之甚少,只能提供一些想法,技术人员做出来的效果有时和自己的想法又有一定差距。冉龙锦说,长寿做电商很大一个问题是留不住人才,由于距离主城区很近,很多互联网方面的人才往往把长寿作为一个跳板,稍微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就往主城发展了。

位于东方水岸三楼的电商产业园是我区去年规划建设的,目前已有27家企业签约入驻。记者在这里看到,一些电商的名字显得非常“高大上”,如“中国建材网”、“中国汽配网”等等,只有一家电商企业做的是长寿的沙田柚、薄脆等本土特产。

业内人士认为,长寿很多电商没有与本地产业结合,粗放发展,而这样的现象也与长寿大工业的背景有关,“因为重化工产品不是网络适销品。”某电商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我区成立了电商协会,但是协会发挥的作用还比较有限,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更多的措施,让本土电商真正抱起团来。

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我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对传统商贸服务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部分传统商贸服务业也已开始“触电”,但由于全区没有搭建起好的发展平台,缺乏专业的高端电商人才,专门针对电商产业发展的保障政策存在“空心”,我区电商发展属于较粗放的传统电商发展模式。有的虽然借助了电商平台,但交易结算模式仍是传统贸易模式,线上线下的结合不紧密。

未来:长寿精益创新抢先机

借力平台,立足本地,抱团发展。

“我区的十三五规划中将有一个电子商务方面的子规划。”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区电商发展遇到一些困惑,但是我区还将继续推动电商产业发展。今年,将从引进电商平台公司、支持生活服务类和生产服务类电商、培训电商人才、打造示范型“智慧商圈”等方面着手,促进本土电商做大做强。

政府和主管部门给出了相关政策支持,电商从业者又该如何借力发展呢?去年,长寿一些果农利用互联网将本地的特色水果卖到广东、新疆等地的事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去年,邻封果农张伯林将沙田柚卖到了新疆,一些广东的水果批发商到龙河的现代农业园区收购晚熟柑橘,他们都是通过区供销社搭建的涉农信息服务平台了解到的消息。区供销社主任余旭说,这个平台目前只能实现信息发布和广告宣传的效果,不能实现在线付款结算的功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但是,从中可以看出,长寿有不少特色农产品都是非常受市场欢迎的,本土电商应该立足这些农产品来做文章。

余旭说,区供销社将着力引导长寿果农到淘宝网上开店,形成一定规模后再进行统一宣传、运作,让这些店主抱团发展,规避风险。余旭认为,在如今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地位不可动摇的现状下,本土电商企业要自建一个电商平台是不现实的,只有借助已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相关人士认为,长寿电商要发展壮大,必须有一个准确定位,组建一个专业团队的前提下,服务本地特色产业,瞄准市场空档,转型抱团发展才能站稳脚跟。

2014年全区电商行业亮点

亮点1:全面完成一期产业园建设,目前签约入驻协议企业27家。

亮点2:同重庆网络科技发展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长建设“云计算中心”。

亮点3:重点扶持本土电商龙头企业—七七七电子商务平台,为现代服务业提供网络支撑。

亮点4:成功引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菜鸟网络工程公司。

亮点5:引导本地企业大嘉富食品公司与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知名网商实现对接。

亮点6:抓好网商创业培训,发展一批网店和20余家中微型电商企业。

亮点7:同中国电信长寿分公司合作,拟选址城中城建设首个集智能车库、智能交通、网上购物、商业促销、公共服务等立体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商圈”。

使徒行者(2015-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