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其座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史书记载,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
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2003年,包公祠被国家旅游局正式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包公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1] 。园容风景区内有假山、瀑布、石雕等。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包公祠主要建筑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和气势雄壮的大门楼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油漆彩绘,均系宋代风格,色调淡雅,倍增观瞻。
踩高跷是开封民间艺人的拿手好戏。从古到今,每逢重大节日,特别是每年的春节至灯节期间,民间艺人纷纷走上街头,进行踩高跷活动。
1996年,荣获河南省旅游建设管理先进单位。
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点。
1999年,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