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陵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部,是南宋小皇帝宋端宗的陵墓。宋景炎三年(1278年),不到十岁的小皇上宋端宗为躲避元朝军队的追逐而逃跑,被淹死,遂葬于此。
永福陵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的崖山寿星塘,是南宋第八位皇帝端宗赵昰的陵墓。
端宗赵昰,名由昰,度宗长子,母杨淑妃(杨太后),生于1268年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龙年六月十二日巳时,1271年咸淳七年辛未羊年授左卫上将军,封建国公;1274年咸淳十年甲戌狗年封吉王。
1276年宋恭宗德祐二年丙子鼠年春正月癸未,吉王昰进封益王,判福州;信王昺进封广王,判泉州。时元兵迫近京城临安,得文天祥奏请,命二王出镇闽、广,以图复兴。几经反复,太皇太后谢氏从之。以驸马都尉杨镇及淑妃(端宗之母)之弟杨亮节、修容(帝昺之母)之弟俞如珪等提举二王府事。正月戊子,二王一行出临安,走婺州,杨淑妃、秀王与檡等同行。二王等得免于北行。二月,元寇范文虎率元兵追二王,杨镇殿后,被执还临安(特意被执以阻敌兵追捕二王)。杨亮节、俞如珪等背负二王及杨淑妃,徒步前行,匿山中七日。幸得统制张全率数十骑来护,同走温州。闰三月,陆秀夫、苏刘义(广东顺德碧江苏氏为其后人)等闻二王走温州,继追及于道。乃议召陈宜中于温州之清澳,复召张世杰于定海。未几,陈、张俱至,居温州之江心寺(前高宗南奔时行宫),即奉益王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昺副之,以秀王与檡为福建察访使,先入闽中抚吏民,谕同姓,檄召诸路忠义,同谋兴复,闽人颇多响应,逐航海至福州。
1276年丙子鼠年五月己未朔,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奉益王昰即位于福州,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四月以前为德祐二年,五月以后为景炎元年)。升福州为福安府;尊生母杨氏为皇太妃,同帝听政;遥尊上帝号为恭宗,加封广王昺为卫王,陈宜中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李庭芝为右丞相,陈文龙、刘黼参知政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直学士,苏刘义主管殿前司。越数日,文天祥至行都,廷议以李庭芝扼守淮东,不便至闽,欲以右相授天祥,都督诸路军马。天祥鄙宜中行为,固辞不受,乃改授枢密使同都督。天祥请还温州,藉图进取。偏宜中欲用世杰取两浙,逐不从天祥请,乃命开府南剑州。
十一月,元兵攻入处州,秀王与檡等战死。淮东、广州又报沦亡,福州震动,福建招抚使王积翁为内应,引元寇入福州。陈宜中、张世杰亟备海舟,奉端宗与杨太后等登舟西走。时正军十七万,民兵三十万,淮兵万余。端宗至泉州,舟泊于港,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来谒,请端宗就泉州驻跸。世杰获知蒲寿庚与其兄蒲寿晟被元招降,以为非计,即取寿庚舟奉端宗登船入海西行,走潮州,建行宫于南澳岛。寿庚大为震怒,把泉州城内之皇亲国戚搜杀三千余人(5000人?),十二月,举城降元。元遣使至兴化,劝陈文龙降。文龙怒斩来使,部将林华引元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迎寇,文龙被执,元寇胁令归降。文龙手指自腹曰:“此中皆节义文章,岂为汝胁迫。”竟绝粒而死。是时,赤胆忠心之文天祥,尚奔走汀、漳间,欲从江西进兵汀州。守将黄去疾已与吴浚叛宋降元,浚且至漳州游说天祥降元,天祥斩浚示众,即引兵出江西,拔会昌,下雩都,又使赵时赏分道取吉、赣,自居兴国调度。十二月末,端宗舟次惠州甲子门。
1277年景炎二年丁丑牛年二月,舟次于梅蔚。四月,帝驻跸官富场(九龙半岛)圣山,建行宫于巨石之下,帝每每息于石下洞中,后人故名此地曰:宋皇台(香港宋迹)。五月,世杰回师攻取潮州。七月,还军讨蒲寿庚,寿庚闭城自守,张世杰围城二月,夺回邵武、兴化二郡。元寇率步卒出大庾岭,袭击天祥,天祥不意,寇兵猝至,与战失利,妻欧阳氏及二子佛生、环生俱被元寇掳去,天祥与长子道生走脱。赵时赏在后被执,诡说姓文,元寇审视,方知是假冒天祥。时赏骂贼不屈,竟为所害。元寇送天祥妻子至燕,二子病死途中。九月,元寇又命唆都援泉州,张世杰迫得解围。于是邵武、兴化复失。唆都再取漳州,转至惠州,与宋奸降元之吕师夔合军趋广州,张镇孙又以城降元(广州二失)。各路义师倏起倏灭,单剩张世杰一军。九月奉帝走浅湾(今香港荃湾)。十一月,又遇元寇刘深来袭,不得已趋避秀山(今东莞虎门),十二月至井澳(今珠海横琴),陡起一夜狂风,竟把端宗坐舟掀翻海滩,溺入水中。诸将急忙救起,端宗因惊起病。元寇刘深又率兵追袭,世杰再奉帝航海迁于谢女峡(琼州海峡)。
1278年景炎三年戊寅虎年正月,世杰攻雷州,不克。又至七里洋(北部湾),欲往占城(交址國東南,今越南境内)。陈宜中托名招谕,先至占城达意,竟一去不返(逃走)。元寇刘深追至。执获提举官俞如珪。
曾淵子起兵佔據雷州,後又被元兵攻陷,轉至碙洲,升爲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
三月,世杰迁帝驻于吴川碙洲(湛江外海硇洲岛),遣兵取雷州。帝病日重,四月十五日崩于碙洲行宫。终年十一岁。三日后,陆秀夫等拥立赵昺为帝,五月,改元祥兴(四月前年号景炎,五月后年号祥兴)。因高雷失守,六軍所泊居雷、化犬牙處,碙洲势难立足。適都統淩震與轉運判官王道夫複取廣州,枢密使张世杰以崖山可恃,乃于六月初七日启航,奉帝昺移驻新会崖山。是年九月初一日壬午,还殡于香山马南宝家,闰十一月,葬于新会崖山寿星塘永福陵。
由于战乱人离,现已无法确切知道永福陵的陵址。笔者曾四处查找史料,拜访资深人士,也曾在崖山苦苦寻觅,但均无收获。我站在慈元殿外,反复地扫视群山,梦想着端宗能够显灵,于山峦的某处出现一座荒冢。可惜,我的梦想破灭了。我万分无耐,感叹成诗:
国破家亡乱纷纷,战火毁没帝王坟;
只知皇陵名永福,荒山何处祀皇魂。
资料来源:赵国清的文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