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福清系东南丘陵中闽浙丘陵的组成部分,平均高度海拔100米左右。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海拔较高,分布着低山、丘陵,以县境上的山岭较为高峻。一般主峰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都在400米左右。从北面经西北逶迤到西面,成一个凹向东南的大弧形排列,包围了中部龙江、渔溪流域一带的小平原及沿海低地,这些山岭向县城方向逐渐降低,有的止于河畔,有的消失在10米左右的江滨小平原上。东南部的龙高半岛,地势徐缓,以低丘和沿海平原为主,东南端丘陵密结,一般高度在100米左右,最高也只有400米左右,低丘周围的沿海平原,高度仅10米左右。这样的地形,影响福清气候的变化和河流的流向,也影响土壤的分布。水文:河流多独流入海,主要有龙江:干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获芦溪支流风迹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还有渔溪、迳江、大坝溪、沾泽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泽湖;人工湖有东张水库(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东皋、占坝水库。
气候:福清县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受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因三面临海,海洋性气候尤为突出。夏长而无酷署,较内陆凉爽;冬短且少严寒,又暖于内陆。城关地区全年各候平均气温在10~29摄氏度之间,候平均气温极端值出现在1980年,是年2月第二候(6~10日)平均气温仅4.2摄氏度;7月第五候(21~25日)平均气温达30.3摄氏度。历年只有一候候温大于30摄氏度的酷暑期。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均在0摄氏度以上,霜日极少,沿海地区几乎无霜日,雪更是数年难得见一次。
若以候平均气温小于10摄氏度为冬季,大于22摄氏度为夏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秋季,则福清春夏交接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入秋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夏季长达5个月,冬季短暂且不连续。每年平均只有六候候温小于10摄氏度,一般出现在一二月份。有些年份几乎没有冬季,1960年,城关地区全年各候平均气温均达10摄氏度以上。
福清年雨量充沛,雨季、干季分明,各季气候均有明显特征。每年3~6月降雨频繁。春雨季(3~4月)天气多变化,时有春寒出现;梅雨季(5~6月)阴雨连绵,升温缓慢,湿度大。这一阶段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季节。梅雨后期暖湿空气势力不断增强,多雷阵雨天气,大雨、暴雨常出现在梅雨高峰期。盛夏热带风暴(俗称台风)、雷阵雨季(7~9月)以晴热天气为主,常出现夏旱,也时有雷阵雨,往往连续三天出现在午后到上半夜,俗称“三晡雨”。影响福清的台风大部分出现在这一季节,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常造成灾害。但台风降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乃至解除夏秋旱情,少台风年经常旱情严重。10~12月中旬初为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多晴天,湿度小,气温高于春季,冷暖宜人,但少雨多旱。12月中旬末至次年2月为冬季风全盛时期,冷空气频繁南下侵袭,强冷空气影响时沿海一般有大风,并时常伴有短时降水。但因来自北方大陆的冷气团所含水汽较少,所以雨量不多。冷锋过境后,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一般晴冷。从10月到次年2月是少雨季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