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的小吃。黄粑的原料的确就像小故事中说的那样,极其简单,主要是粘米、糯米和黄豆。但是其制作相当繁杂,耗时也颇长。其色泽晶滢黄润、味道清香柔软,食用方使,砌片后蒸煮、油炸、煎炒、微波加热变软后,开袋即食,是营养丰富的主副食品。
“黄粑”是黔川地区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被四川省泸州市政府评为“名小吃”,自贡市名优特产。它源于农村、城市家庭制作形成,是大众喜爱食品,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泸州、遵义两地的黄粑风味是最独特的,其它任何地方的黄粑都做不出这种味道,原因就是这里黄粑的包料,这种黄粑独特的味道就来自于这种良姜叶(本地都叫黄粑叶),四川省内良姜叶的种类有很多,但只有在川南富顺泸县等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下生长的良姜叶才可以用来包黄粑,而且才有这种独特的味道。而其它地方,盐津、水富地区的黄粑由于没有这种良姜叶所以都是采用竹叶来包的。看看几张图片吧。本地独有的黄粑叶,都生长在山林中,纯野生的,叶子很厚,营养丰富,味道独特。由于姜类植物特殊的内部特点和味道,黄粑叶不长虫,不生病,无需用农药,所以黄粑是纯粹的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其它地方生长的良姜叶,叶子发黄,厚度也没有此地黄粑叶厚,而且没有独特清香味,所以不能用来包黄粑。
遵义黄粑,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甜糍和。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黄粑的香味正是来自良姜叶内所含的芳香油。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这漫长蒸煮。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几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经过漫长的20个小时,黄粑出锅了,香气透过湿热的竹叶蒸腾而出。趁热剥去竹叶,黄润晶莹的黄粑跃然眼前,糯香、甜香、竹香扑入口鼻又沁入心田,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