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政府,都不敢想现在的生活会是啥样子……”回想起这些年母亲的就医经历,沧州市运河区特困居民王建明感慨万千。2009年,王建明体弱多病的母亲不幸患上了尿毒症,每周要做3次透析,一个月医药支出高达7000余元。幸亏区政府为低保对象购买了大病保险,去年一年算下来,医保报销加大病保险以及区民政部门的救助,近8万元的药费自己只负担了1000来块钱,这让王建明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王建明一家的变化,是运河区实施社会保障一体化成果的一个缩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运河区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农民”为目标,着力实施城乡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七个一体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把教育活动成果体现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
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推动城乡环境质量改善。启动了“农村道路建设三年计划”,优化改造影响村民出行的坑洼路段,对乡村道路进行硬化、亮化,加快农村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15条农村道路的修建、改造,解决了41个远郊村出行不畅和“脏乱差”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环卫服务为突破口,在全市率先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从城区小四环范围到大四环范围再到现在的41个远郊农村,生活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
以教学质量改善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先后投资4000万元为各学校配备教学仪器9万余件,购置图书24万余册。同时,落实“主城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工程”,为城乡学校配备了640套多媒体设备,并装备了10个专用录播教室,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软硬件建设看齐,通过建立盟校的形式,把农村小学发展为城区学校的分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实现各类优质资源共享。遵循教师队伍“区管校用”原则,按照一定比例定期实行教师支教交流,并在区财政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提高教师远郊补助标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