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都市圈

家乡区县: 徐州市丰县

自然条件

徐州都市圈土地面积48043平方千米,相当于江苏省的47.71%,拥有兖州、济宁、曲阜、滕州、新汶、肥城、枣庄、商丘、淮北、徐州等大煤田,莱芜铁矿。

经济条件

徐州都市圈2000年GDP 1921.79亿元,人均GDP5979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2:41.9:32.9,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形成了以机电、化工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机电、建材、食品、医药化工为主的优势产业集群。

外部环境

徐州与跨国公司的组织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吸引跨国公司在徐州落户,争取成为跨国公司在陇兰带的管理中心,成为淮海经济区交通、信息和技术中心。

徐州都市圈内既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丰富的旅游资源、快速发展的城市群落、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工业基础和规模初具的现代物流中心,又地处连接我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既有优良海港、新亚欧大陆桥与国际经贸联通,又承接着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和产业转移。这种多元活力,将在都市圈的广阔范围内形成强劲的区域增长极,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增长。

徐州都市圈各市正在联动发展,2010年将进一步接轨“长三角”,迅速壮大自己,以参与国际经济圈的竞争!徐州都市圈内各城市要做的是打破交通的障碍和贸易的壁垒,加快产业的互补性投资与融合。在这方面,徐州已先行一步:一是与周边省市一起,建立一个徐州都市圈的交通大枢纽。“十一五”期间,徐州至郑州的电气化铁路将正式投入运营,京沪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也将进行。此外一大批区域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彻底拉近徐州与周边地区的距离。二是在旅游资源的共享上与周边城市加强合作。将徐州的两汉文化旅游、连云港的海滨旅游、商丘的古城旅游、台儿庄的军事旅游等连成一条条旅游线路,以整体优势吸引全国游客,做大徐州都市圈的旅游业。三是在企业投资的相互渗透上做工作,盘活整个徐州都市圈的经济。周边已有很多城市明确表示“主动接轨徐州都市圈”。宿州市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正在规划建设徐州都市圈,我市要主动承接辐射、主动融入参与,要把融入徐州经济圈作为接轨长三角的起跳板和突破口。”

安非他命丶(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