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营销之病毒营销

我们熟悉的电商营销有B2B营销、B2C营销、网店营销、整合营销、微博营销、网络广告、邮件营销、品牌营销、饥饿营销等等,现在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电商营销方式—病毒营销。
病毒营销又称病毒式营销、病毒性营销、基因行销或核爆式行销,它是一种我们常见的网络营销方式,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其讯息传递策略是通过公众将信息廉价复制,告诉给其它受众,从而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式营销(病毒性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病毒式营销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其讯息传递策略是通过公众将信息廉价复制,告诉给其它受众,从而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式营销(病毒性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病毒营销是通过利用公众的积极性和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营销信息被快速复制传向数以万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它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营销方式的特点。
有吸引力的病原体—病毒式营销是无成本的,主要指它利用了目标消费者的参与热情,但渠道使用的推广成本是依然存在的,只不过目标消费者受商家的信息刺激自愿参与到后续的传播过程中,原本应由商家承担的广告成本转嫁到了目标消费者身上,因此对于商家而言,病毒式营销是无成本的;
几何倍数的传播速度—病毒式营销是自发的、扩张性的信息推广,它并非均衡地、同时地、无分别地传给社会上每一个人,而是通过类似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渠道,产品和品牌信息被消费者传递给那些与他们有着某种联系的个体;
高效率的接收—对于那些可爱的“病毒”,是受众从熟悉的人那里获得或是主动搜索而来的,在接受过程中自然会有积极的心态;接收渠道也比较私人化,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封闭论坛等等(存在几个人同时阅读的情况,这样反而扩大了传播效果)。以上方面的优势,使得病毒式营销尽可能地克服了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影响,增强了传播的效果;
更新速度快—病毒式营销的传播过程通常是呈S形曲线的,即在开始时很慢,当其扩大至受众的一半时速度加快,而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针对病毒式营销传播力的衰减,一定要在受众对信息产生免疫力之前,将传播力转化为购买力,方可达到最佳的销售效果。
一个病毒性营销战略不一定要包含所有要素,但是,包含的要素越多,营销效果可能越好。有六个基本要素需具备:
(1)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2)提供无须努力地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3)信息传递范围很容易从小向很大规模扩散;
(4)利用公共的积极性和行为;
(5)利用现有的通信网路;
(6)利用别人的资源。
支付宝、微信红包就相当于“病毒营销”,110亿,10.1亿次,8.1亿次/风、分钟……这是除夕夜看春晚微信摇红包的数字。全民抢红包,“土豪”企业慷慨赞助到底是在图什么呢?答案就是移动支付。据悉:
(除夕当天)
微信红包
收发总量达10.1亿次
是2014年的200倍
QQ红包
收发总量6.37亿个
抢红包人数为1.54亿
支付宝红包
收发总量达2.4亿个
总金额达到40亿元
央视春晚微信摇一摇
互动总量达110亿次
峰值8.1亿次/分钟
祝福在185个国家
传递了3万亿公里
移动支付大战会否成为当代的“金融鸦片”:可以看到今年的“抢红包”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又一次堪称经典的商战案例,但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娱乐和负面影响却是共生的。抢红包也许只是羊年的第一场互联网金融之战,而Wifi则有望成为未来新商业的集市。相信今后围绕Wifi集市的贸易竞争还会层出不穷,甚至会成为“新常态”。所以,互联网金融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反思可能出现的负面弊端,同时还需要相关法规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当然也需要人们增强抵御诱惑的定力。否则,互联网金融大战就可能成为当代“金融鸦片”。

指尖的温度(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