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不吃淮饺,一趟等于白跑

家乡区县: 淮安市金湖县

淮饺,又名小馄饨,炒米馄饨,是淮安地区久负盛名的小吃,曾有“过淮不吃淮饺,一趟等于白跑。”的说法。

淮安百年老店“震丰园”的炒米馄饨更是其中精品。群众习惯称震丰园为“黄矮子炒米馄饨店”。“黄矮子”是该店创始人黄子奎的‘浑名’。早在清朝同治年间,黄子奎就挑起了馄饨面担维持生活,后来又开了一个馄饨面馆──震丰园。其子黄子富在他做的馄饨的基础上,又对炒米馄饨配料制作苦心钻研,使炒米馄饨更加美味可口。“淮饺”形似麻雀头,皮薄如纸,馅细无渣,入口爽滑味美,有无皮之感觉。


全国各地把馄饨还称为“饺子”的可能只有淮安这一处了。据《扬州画盘舫录》记,清代扬州小东门外的『品陆轩』就以专营淮饺得名。 “淮饺”在淮安当地还有“火饺、汤饺、炝饺”之分:“汤饺”,煮熟后用爪篱捞起,放入加好佐料的猪皮骨汤里,肉红尾白,似金鱼游戏碗中。“炝饺”,煮熟后用麻油佐料调拌,不放汤汁,远望油光光,近闻喷喷香,细加咀嚼,饶有余味。还有一种“火饺”,下热油锅快速炸成嫩黄,吃起来既脆又香。另外,还可用馄饨衬海参,配鸭煲,成为宴席上的名菜。“淮饺”的做工极为讲究,制皮尤奇,五百克面可制成七八百张皮,皮薄如蝉翼,具有“皮可映字,点火即燃”的特色,这是淮安饮食的一绝。在加工馅料时,肉馅决不能用刀斩,而是用铁棒甩打成泥,再加入蛋清、葱花、姜汁、笋丁、韭菜黄等调制,最后,采用滚、卷、抽、捏等手法包制而成,下锅用“笊篱”打边去翼皮,装碗后形似麻雀头,更显型美、汤清之特色。

淮饺是极富淮安特色的风味小吃。馅精选猪前后腿精肉,剔肥去筋,以刀背斫成肉酱,加入青葱粒、生姜汁,和入麻油、白抽酱油、竹笋等配料搅拌成肉糊状。其皮薄如纸,馅细无渍,在沸水中煮熟后,放入泡以炒米的皮骨汤碗中,浇上麻油,撒上胡椒粉、青葱花。淮饺,入口爽滑,味道鲜美,令人垂涎。过去的淮安人有早餐吃淮饺,晚上泡澡堂的习惯,所以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传统说法。

我的能力秀主页是:http://www.wm23.cn/dsheqin

我的博客主页是:http://blog.sina.com.cn/heqinai

我的微博主页是:http://weibo.com/dsheqin

如鱼得水(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