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为新会著名特产。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药理作用
1、祛痰、平喘作用:陈皮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有刺激性祛痰作用。煎剂及乙醇提取液用于兔气管灌流,发现灌注流速稍快,似对气管有扩张作用。川陈皮素在豚鼠离体气管试验和麻醉猫静注时都有平喘作用。
2、对胃肠道平滑肌作用: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煎剂及乙醇提取液均能抑制兔离体肠运动。陈皮抑制作用比肾上腺素弱,但较持久,这一作用可被乙酰胆碱所对抗。橙皮甙对离体肠肌的作用是双相的,先有一短暂兴奋,而后抑制之。
3、抗胃溃疡作用:皮下注射甲基橙皮甙100或500mg/kg/天,连给6天,有明显抑制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4、对心脏作用:陈皮煎剂、乙醇提取液及橙皮甙均能兴奋离体及在体蛙心收缩力增强,但对心率影响不大,较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据湖南医学院报导,静脉滴注甲基橙甙40mg/kg,能使在体狗心冠脉阻力减小,流量增加,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持续30分钟以上,但对心肌氧耗无明显影响。
5、利胆作用:甲基橙皮甙给麻醉大鼠皮下注射100或500mg/kg,可增加胆汁及胆汁内固体质的排泄量。
6、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橙皮甙与甲基橙皮甙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即有维生素P样作用。
新会民间流传以能看见熊(ní)子塔地方为田区,传说以会城梅江塞口围(原为50多亩滩涂冲积成围)为原产地,这里是西江和潭江的交汇处,又说这里所生长的蒲葵叶形最好,叶柄最正。种植品种以软枝形“大种油身”为上品,且采用圈枝苗和有机栽培方法所产出的新会柑最正宗、品质最好。
历史:
在宋代以前新会所处的岭南(包括现广东、广西、海南一带)还属蛮荒之地,新会柑还未出现规模生产,广陈这一名称出自广陈皮世家的黄氏宋代先祖源深公黄广汉及其夫人米氏,源深公讳名广汉,宋代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丑科进士出身,官徐州知府,浙江都漕运使,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居正(珠三角黄氏入粤开宗第一人),其子黄国泰等三个儿子均为进士出身,其夫人米氏被封为一品夫人,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其夫人被封为一品夫人缘自其丈夫所创制广陈一皮为国母杨太后治病有功有关。
黄夫人米氏亦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在南宋宋理宗年间公元1229年(当时首都已经搬到临安)诏侍杨太后前后四年,因期间杨太后得了乳疾,御医们都束手无策,黄广汉采用在新会一些特定地方栽培的一种柑橘(如今的新会大红柑)用特制之法的所制成的药材陈皮交给其夫人米氏为杨太后医治,米氏便用此皮为君药,慢慢地治愈了杨太后的乳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