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名人——徐水香

家乡区县: 湖北省通城县

徐水香(1938—2001),男,通城县四庄乡堤上村人,中共党员,空军特级飞行员,少将。1956年6月,毕业于通城一中。同年6月被选调空军第8航空预备学校学习,1958年在空军第2航空学校学习,1960年8月毕业。历任飞行学员、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1987年晋升为副军长。1990年调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人物生平:空军特级飞行员,少将。1956年6月,毕业于通城一中。同年6月被选调空军第8航空预备学校学习,1958年在空军第2航空学校学习,1960年8月毕业。历任飞行学员、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1987年晋升为副军长。1990年调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主要成就:徐水香任空军航空兵某部轰炸机团团长时,立足现有装备,着眼未来战争,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使该团无论是白天或夜晚、一般气象或复杂气象、高空或低空飞行都达到甲类战斗团的水准。连续安全飞行27年,荣立集体一等功和二等功。1979年8月3日,新华社、《解放军报》署名报道徐水香的先进事迹。

1984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仪式。当天,机场上空云低雾大,能见度差,在超气象条件下,空军机群起飞,徐水香驾驶着“轰6型”轰炸机领航[1] ,在8架编成“八”字形拖着彩色拉烟的护卫机的护卫下,在预定时间,率先威武地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飞出了国威、军威,向全世界显示了人民空军指战员国威军威高于一切的决心和精湛的飞行技术。徐水香在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在超气象条件下作为领队机飞行,成绩突出,个人被荣记二等功一次,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南京日报》、《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空军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他在阅兵训练中的事迹。1985年春节,徐水香夫妇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徐水香戎马一生,长期在外,但他爱乡爱民,情深意笃。1996年,当通城县教育奖学基金会成立时,他捐资2 000元;家乡堤上村建小学校舍,他捐资20 000元,并担任该校名誉校长;县总工会、县职工扶助会为特困职工家庭献爱心,他又捐资2 000元。他还多次到母校通城一中,看望昔日的老师和校长,见到几十年前的老师,都向老师敬上标准的军礼,并为校友写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题词。
2001年6月,徐水香因患肝癌在北京病逝,享年63岁,骨灰安葬在通城县锡山公墓。

li和城市的鱼(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