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濮公山

家乡区县: 信阳市息县

息县濮公山

相传唐朝时,有一名叫濮濮的道人隐居此山,采药炼丹,悬壶济世,其德行为万民所景仰,后人为了纪念他,遂将此山改名为濮公山。濮公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当时七州八十余县的豫皖老百姓的朝山圣地。
濮公山为大别山最北端的余脉,距息县城南4公里,淮河南岸。淮河在这里趋山势而三曲三折,呈反“U”字型。山映长淮,每有光耀,曰浮弋山,亦名浮光山(光州亦由此得名)。如自开封南下延循800里黄淮平原始见此山,故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经过此山时(公元1080年农历正月,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途径河南息县,曾游览于此),感其突兀殊奇,与周边环境迥异,挥毫写下了“东南第一峰”的墨宝传于后世(《河南通志》载:“苏东坡所谓东南第一峰也。”明代立碑誉为“东南第一峰”)。濮公山西山坳里有一石碣,非常神奇,人称“太阳碑”。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人物王安石南巡时,途经息县,以一代文人大家情怀,曾于凌晨登山等候观赏这阳光初照的奇景。重重迷雾间,他果然就看见西山坳里有个亮点,走进一看,是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照在一块石头上。他惊喜不已,遂命人立碑纪念,并题书“太阳碑”。昔日濮山,古树高藤,松翼排空。远望莽莽苍苍,雾生紫岚;近听鸟语虫啾,溪水潺潺。进得山来,小径绿苔,三涧六谷,攀山有崖,瀑悬银河,飞珠溅玉。野狐狼虫出没,果狸树獾攀藤;幽兰谷底生香,银杏挺然干霄。临溪听泉,似龙吟于天外;近谷迎风,疑虎啸于松荫。此时你一定会感悟到,山何为大,水何为深?一方巨石不语,却有沉郁苍古之美。峨眉之秀,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尽皆眼前。沟壑溪流,迂回曲折,虽无大河之汹涌,却汤汤淌淌,日喧夜嚣,水生烟,烟含山,春来润万物,飞上林梢作夏雨,飘向秋叶又成红,这一切又让濮山有了生命的灵动。九泉九溪九条龙,三瀑三潭三牙月。当你径行濮山之巅,夹道有松,承树皆荫。远眺长淮,山光水色尽收眼底。
北宋丞相、诗人张商英诗云:“野陂衰草接荒城,千里浮光照太清。不与众山为伴侣,自然八面露峥嵘。偶因仕宦身未到,渐远尘埃眼更明。问道胜行无处所,渡头新月小舟横。”
这里将成为息县濮公山地质公园,具有村居元素并包含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健身、教育、居住等内容为一体的生态示范社区。

黄秀(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