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誉字公实,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乡举,二十九年中进士第,授刑部主事,故世称“梁比部”。因其为诸生时于欧大任、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同师事香山黄佐,结社南园,故被列为“南园后五先生”;学者称为兰汀先生。后得寒病而卒,年仅36岁。有《兰汀存稿》(也称《比部集》)八卷存世。
梁有誉其诗内容虽不深广,但尚能做到婉丽多讽。他的一些咏史诗寄寓着对时世的感慨。如《汉宫词》实是讽刺嘉靖帝为了炼出延年金丹而大肆搜罗少女的荒唐行为。他的一些与朋友赠答诗,也潜藏着对当时政局的忧虑。《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徐子与宗子相王元美四子一百韵》较详细地描述了“疮痍未苏息,戈甲转绵延”的外患内忧现实,令人怵目惊心。此外,他的大量咏怀诗,既倾吐了对古往今来未展其才的志士的同情,又表现出自己洁身自好、耿介绝俗的情怀,也有一定意义。其诗的基调是深情婉约,如怨如慕,词采虽然华美,但并不过分秾艳。造词俪事,尚属新警。但其诗总的看来,笔力稍嫌纤弱,波澜不足,深沉不够。 著作有《兰汀存稿》8卷,又名《比部集》。
梁有誉轻财好客,交游广泛。当时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都以与他交往为荣。他的一生游历的地方很多,先后在北京、江西、福建、广东、贵州、河南等地任职,足迹踏遍半个中国,所到之处,他总是不忘踏访当地名胜古迹,且喜欢“彩毫随处纪名山”。广东宋皇城遗址、冼夫人庙、肇庆七星岩,江西滕王阁、庐山,贵州奢香驿、赤水河,福建福州开元寺等地都留有他的诗作和题刻。如今这些名篇佳作已成为当地宝贵的文化财富。
梁有誉长期漂泊在外,乡情十分浓郁,客居他乡,他常常乡愁顿起。他晚年回到家乡后于北门外建一小园,取名“北园”,一边种菜,一边讲学著书,生活淡泊,常用菜羹竹脯待客,而声名籍盛。崇拜者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从梁有誉的大量诗文作品中,可以发掘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以及其高尚的思想品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