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丰城。
丰城建县之始;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划南昌县南境置富城县。晋太康六年(280年),改称丰城县,史传丰城为干将,莫邪宝剑藏地。传说晋永平年间,丰城县治(今荣塘墟)曾有“紫气冲斗牛星”县令雷焕挖狱基得春秋干将,莫邪雌雄宝剑。因此,丰城别名“剑邑”。唐永衙二年,迁县治于赣江东岸(现市城区)。名称时有更改,依次为富城,丰城,广丰,丰城,吴皋,富州,丰城。以“丰城”命名时间最长。1949年5月,丰城县解放,先归属南昌专署,1958年南昌专署迁设于宜春,1959年更名为宜春专署,丰城归其管辖。2000年8月宜春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宜春市,代管丰城。198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故事还得从王勃的《滕王阁序》说起。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这么一段: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引用的就是丰城那两把宝剑的典故。
据传,晋永平年间(公元291年),在今丰城荣塘圩,丰城县令雷焕使人挖狱基时,挖到一只石匣,匣内藏有龙泉、太阿(一说干将、莫邪)两把宝剑。后宝剑化龙而去,仅留剑匣在人间(典故详见本文结尾处所附)。
传说归传说,现在那只剑匣还在丰城,你还可抚摸它,听它讲述过去的故事。
剑匣原弃于荣塘剑池旁草丛中,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知县韩弼认为其是宝物,将其搬至县治学宫内,后又建剑匣亭供藏此剑匣。
文革期间,剑匣亭被毁。1982年,当地政府在沙湖公园重建剑匣亭(当时叫剑光亭,1989年更名为剑匣亭),将剑匣置于亭内,供市民观赏。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剑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