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祖先生主编的《近代天津教育图志》(以下简称《图志》)出版了,十六开皇皇两巨册,真是够厚实。
《图志》列入了天津通史专题研究丛书(总主编万新平),可以说是《天津通史》项目的重要副产品。将全书翻阅一过,我以为如下几点可以注意。
首先是资料搜集广泛,入书图片丰富多姿。绍祖先生是著名教育史专家,编著有《津门校史百汇》、《天津近代教育史》(合著)、《“河北水专”资料集》、《“河北水专”照片集》,还参编过《天津河西老学校》、《中华学府志·天津卷》及《天津通志》之《基础教育志》、《高等教育志》、《职业教育志》。这些编纂经历,使得他养成随时购买、翻拍、整理有关天津教育历史图片的习惯,从而为《图志》的编纂打下丰厚基础。在编辑过程中,他又深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并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征集(从提供资料的编委名单看,当前活跃的天津文史专家几囊括无遗),最后掌握的工作图片多达8400余张(最后入书近3000张),涵盖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而且除了教育人物、教育设施、教育场景之外,还有常被教育史家忽略的教育文物和教育文献等,多侧面地丰富了《图志》的内容。
第二是珍稀图片比例较高,据笔者的粗略估算,1949年后首次与读者见面的图片在一半以上。教育家卢靖曾孙卢元楷先生捐赠的照片,再现了木斋中学历史名校的风采,还可深化读者对卢靖教育思想的理解与认知。日本友人近藤久义先生提供的数十张天津日本学校照片,弥补了天津教育史料的细节不足。近藤先生最近十年来,多次向本市文化科研机构捐赠天津老照片,但一直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这次精选收入《图志》的部分,加速了这些照片的社会传播速度,有利于更多研究者考索和利用。此外,还有目前已无传承的历史上的学校,编者从征集到的纪念册、同学录中遴选精华,给这些学校留下宝贵的影像。
第三是图片整体质量较高,历史见证性强。近藤先生、李刚先生和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提供的图片,还有源于道林纸纪念册、同学录的图片,均直接扫描自原件,因此分辨率很是清晰,建筑、人物、匾额等细节非常生动,阅者可从中读出很多信息,提升了《图志》的史料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