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药痴”王全计

家乡区县: 河北省安国市

“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河北安国历史悠久,古称“祁州”,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出现了许多的奇人异事。其中就有一个对中医中药特别痴迷的人——王全计,一个被中医中药博大精髓浸淫滋养的“药乡人”,人称“药痴”。几十年来遍寻民间偏方、验方,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收集、保存秘方、验方几百余种。

“死里逃生” 与“土方”结缘

据时至古稀之年的王全计回忆,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可当时家里很穷,没钱看病拿药,家人只能四处打听一些不用花钱的民间土方来治病,后来一个行中医的亲戚用验方将他的病治好,使他死里逃生。同时受当地中药文化的熏陶,从此王老先生便对中医中药,尤其民间偏方、验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着对中医中药的崇拜和喜爱,年幼的他暗下决心,立志成为一名中医治病救人,为患者解除痛苦。

遍寻“秘方”几十载

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王全计未能进入正式学校学医成为一名中医,但他并未放弃,四处搜集中药偏方、秘方、验方,从此开启了他的寻药之旅。

几十年来,王全计苦读学医,四处求药求教,当过药农种过药材,也曾做了30年的药材销售生意。在从事药材销售生意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他发现有很多中草药偏方、秘方都散落在民间,如不加以保护和收集,这些珍贵的药方可能就会失传。几十年来,为了收集药方,每到一个药材收购市场,他都会留心询问药农寻找民间药方。在收集方子的同时,他认真揣摩,潜心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他每到一处首先要去书店,选择需要的医书来看,有时看得通宵达旦,有时甚至几天闭门不出。无论在火车上还是在旅馆里他都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翻阅资料并记下笔记,可谓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奔波几十载使他终有所成。他说:“每一个偏方、验方的获得都有一个不同寻常故事”。在他看来,有些药方已是“绝版”了,弥足珍贵。每每在他小小的工作室内翻阅着这一摞摞珍贵的药方便是他最大的幸福。

晚年潜心研方

王全计的两个女儿深受其影响先后考入医科院校,大女儿学业已成并取得了行医资格。对此,王老先生表示,“让孩子们学医就是要让方子发挥作用”,而时至古稀之年的他则决定潜心研究手中的药方。他认为对于收集来的药方还有需要验证和研究。他在给病人治病时,总是抱着严谨的态度,在每次获得药方后他都要拆开研究,将各种药的功效及其副作用等辩证研究透了,再与偏方、秘方协会成员多方研究讨论后才使用。多年来,王老先生结合秘方和偏方的研究,医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他还根据秘方、偏方改良研制了许多“拿手绝活”。现如今,王老先生在脑中风后遗症、陈旧性头痛、风湿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为钻研药方,王老先生申请加入了由北京太申祥和健康产业集团与中国中医药报社成立的“中医之家”,定期与国内从事中医药事业的老领导、老专家、企业家和医院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国药”的博大精深,还参加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全国基层中医师骨干培训班”。并在《国医经验录》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一位中医爱好者的话》的文章,得到了读者的好评。他还想将所搜集、研发的偏方、秘方整理成册,以赐后人。

“痴心中药终不悔,潜心研方赐后人”,这就是“药痴”王全计的真实写照。

沫小小沫(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