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沃土 龙凤双飞

家乡区县: 内蒙古翁牛特旗

中华第一龙故乡再现“中华第一凤”

1971年,“红山玉龙”在翁牛特发现后,被考古学家公认为“中华第一龙”,让史学界和考古界为之震惊。33年后,翁牛特大地惊现“中华第一凤”!2004年5月18日,国内考古学家和赤峰市文物专家认为,一件属于赵宝沟文化的陶凤杯上的凤造型当属“中华第一凤”。
这个陶凤杯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企业家张军将他多年来收藏的2894件(组)文物捐赠给赤峰市政府的文物之一,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属距今8000年到4200年新石器时期的文物,是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的典型器物,尤以陶器、石器最为珍贵。其中,属于赵宝沟文化的陶凤杯品级极高;属于小河沿文化的目嵌白石石雕龙和白石质佩饰对小河沿文化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中华第一龙”首现翁牛特时,曾让整个中华史学界和考古界为之震惊。而陶凤杯上的凤造型却远早于“中华第一龙”,它出土于距今6800年左右的赵宝沟文化遗址。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赵宝沟文化时期首现了“神鸟”的灵物图像,从外部牲上看与现在的“鸟”颇为相像。而陶凤杯上的凤造型头、冠、翅和尾和造型与中华传统和“凤”极为相像,将“凤”的特征完全显现,且文物相当完整,这在史前文物中还是首次发现。文物专家鉴定,陶凤杯上的“凤”就是“中华第一凤”,研究价值极高。

6月5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10余名专家鉴定,张军捐赠的文物中,石碑、陶凤杯、白石质佩饰、目嵌白石石雕龙、蚌刻人、蚌刻双熊首饰件等6件文物,被初步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苏俊说,这些文物分别是小河西文化、赵宝沟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的典型器物。文物中属于小河西文化的石碑,距今约为一万年左右;属于赵宝沟文化的陶凤杯堪称国宝级文物,它是出现在我国有关“凤”的最早的实物资料;属于小河沿文化的白石质佩饰外形奇特,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文物。另外,蚌刻双熊首饰件是有熊氏图腾,对研究赤峰是否就是史书记载有熊氏的地方提供了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文物让考古学家对赤峰的原始文化有了新的思考。
据介绍,这次文物鉴定是建国以来国家对馆藏文物进行的第二次全面、细致的鉴定,文物鉴定委员会初步确认的国家珍贵文物中的一级文物,将由国家文物部门作最终鉴定。

 “中华第一凤”的首现将再次震动华夏大地。龙和凤是中华民族远古初民的图腾标志。史家曾为寻找龙、凤图腾之源上下求索皓首穷经。一般认为是,凤为南方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而今,“凤”出现在龙的故乡,两次让世人重新认识“玉龙之乡”翁牛特与远古文化、中华文明的渊源关系。翁牛特旗这块中华文明的沃土,这个红山文化的摇篮,龙凤双飞。

 

娟_娟(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