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部的浙南山区,刘基故里文成县,教育相对滞后,每年都会有大量由于教育资源不足而不能升学的失学少年儿童。鉴此现状,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中学青年教师李道銮,借教育改革的东风,于1984年自筹经费,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民办中学文成县求知中学。
学校历经21个春秋,现已发展到46个高、初中班级,在校生2358名,教职工138人;独立完整,设施齐全的校园占地2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 米,树木成荫,花卉争艳的花园式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理想园地,目前成为一所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完全中学。
现因教育局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县决定对全县普高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撤并珊溪中学、南田中学、求知中学的高中部,组建文成县第二高级中学,并借用求知中学的校址。现求知中学搬迁至光明外国语小学校址。
李道銮深明其理: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走出一着着治校办学的好棋。
一是打破铁饭碗,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工资浮动制。
二是在遵循教育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实行岗位责任制。
三是重视素质教育,形成优良的校风,提倡“开放式”办学,“封闭式”管理。
四是实行民主治校,使师生与学校荣辱与共,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辱”的信念。
五是在教学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深入浅出,逐步提高”的方针,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的新举措。
六是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奖励先进督促后进,凡教与学中成绩卓著的师生均给予奖励。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灵活、务实的学校管理机制,终于给学校注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奇迹般的成绩和变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