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偃师古老的历史上,曾经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王朝建都,这是偃师的骄傲,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么这七个王朝是怎样在偃师建都的,都城在哪里,各个王朝都经历了哪些帝王统治,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他们是怎样兴起的,又是怎样灭亡的,等等。惟有如此,才可能体悟偃师历史的厚重和价值。
我们不妨以时间顺序,看看这七个王朝的春秋史实。
关于夏。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比较通行的一种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五帝”的历史约千年左右,还属游牧部落时期。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世记至16世纪。夏朝的第一位国王就是大名鼎鼎的禹,禹始都阳城,后迁阳翟。阳城在登封,阳翟在禹州,均距偃师不远。禹传位其子启,启传位其子太康,太康建都于斟鄩,斟鄩就在今天的偃师二里头村一带。古本《竹书纪年》载:“太康居斟鄩。”《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据现代考古研究,登封的阳城遗址、禹州的阳翟遗址,还只是部落性质的遗址,惟有偃师的二里头斟鄩遗址,规模恢宏,建筑完备,布局合理,已完全具有了国都的形态,因此被史学界称为“华夏第一王都”。自太康至桀,历15王,470年。桀因荒淫无道而亡国。
关于商。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自第一位国王成汤起,共有10位商王都于西亳(即偃师商城遗址),至11位商王中丁迁隞(今郑州商城)。到商朝中后期,第19位商王盘庚又把国都迁回偃师商城,“从先王居”,历9王,至27位商王武丁时又迁都安阳殷墟。如此算来,共有19位商王都偃师商城200年左右。
关于东周。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约公元前3至11世纪,享国790年。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国都为镐(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因其在洛阳之西,故史家称其为西周;东周国都为洛阳,因其在镐京之东,故史家称其为东周。周朝初年,周公姬旦遵武王遗愿营建洛邑时,建了“上都”和“下都”两处宫殿区,“上都”在今洛阳市区王城公园一带,“下都”在今偃师市首阳山镇一带。公元前771年,西周第13位王周平王为避犬戎之乱,把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居“上都”;又传13王至周敬王时,其弟王子朝篡逆叛乱,攻入王城,敬王不得已迁至“下都”,并由晋国出面组织各诸侯国贡献人、财、物整修扩建“下都”,称为成周城。自周敬王至周赧王(发生债台高筑的故事),共有12位周王都于偃师成周城,共260多年。这段史实表明,洛阳和偃师都曾是东周的国都。
关于东汉。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后,最初的设想是要在偃师成周城基础上建都的。《史记•高祖本纪》载:“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在这里,曾发生过“刘邦南宫论三杰”、“雍齿封侯”、“田横宁死不受辱”等著名故事。几个月后,刘敬、张良说服刘邦“入都关中”,把西汉国都建在了长安。由于刘邦都偃师成周城时间很短,所以历来的史家都不怎么提及,但我们不能忽略。西汉灭亡后,东汉第一位皇帝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平定天下,定都于偃师成周城,并对原址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史称汉魏洛阳故城(东汉之后,曹魏政权亦都于斯,故有此谓)。自刘秀至汉献帝刘协,东汉共有12位皇帝都汉魏洛阳故城,计196年。
关于曹魏。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称帝,继续以东汉都城为都。自魏文帝曹丕至魏元帝曹奂,共5帝,都汉魏洛阳故城45年。
关于西晋。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曹魏称帝,继续以汉魏洛阳故城为都。自晋武帝司马炎至晋怀帝司马炽,共3帝,都汉魏洛阳故城52年。
值得一提的是,西晋末年,皇室宗亲争权夺利,爆发了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北方5个少数民族匈奴、羯、鲜卑、羌、氐乘势崛起,侵掠中原,史称“五胡乱华”。晋怀帝永嘉四年,匈奴贵族刘聪集团攻陷洛阳,烧杀抢掠,生灵涂炭,史称“永嘉之乱”;汉魏洛阳故城的上百万居民为避战乱,仓皇向东南一带迁徙,史称“衣冠南渡”。因此,现代史学家公认偃师是客家人南迁的始发地。
关于北魏。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南朝由晋室宗亲司马睿所建,定都建康(今南京市),是为东晋;北方则陷入了长达百余年之久的五胡混战的血雨腥风之中,最终由鲜卑贵族集团拓跋氏扫灭群雄,统一北方,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国号为“魏”。公元493年,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入主中原后改为汉姓元氏,因此又名元宏)将都城迁至洛阳(汉魏洛阳故城旧址)。此时,昔日风光无限的汉魏洛阳故城已荒废176年之久。孝文帝迁都洛阳,使这块土地重现了帝都辉煌,当时佛教盛行,龙门石窟、永宁寺等文化遗存,都是这时候建造的。传8帝凡40年,至孝武帝元脩时,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西魏都长安,东魏都邺城,偃师从此失去了国都地位。
偃师的古都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帝王兴衰史。屈指算来,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七个王朝,共有70多位帝王都居偃师千余年。他们的兴衰沉浮,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万变不离其宗,终其一点,就是人心向背。孟子一席话道破千年奥秘:“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