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文化瑰宝之古轮拳法

家乡区县: 洛阳市偃师市

古轮拳法自古到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优秀的武术文化,不仅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现如今已被列入洛阳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门优秀的武术文化——古轮拳法。

吴南方,法号“德方”,是我偃师市府店镇柏峪村人,每天清晨一大早,他都会带着弟子们到附近上山练功习武。

由于习武讲究心神合一、心如止水,吴南方每次都会选择较为幽静的山坡传授武艺。
吴南方教徒弟们习练的武术名叫古轮拳,从其诞生至今已四百多年。该拳法是把传统的少林武术与古轮拳法几代传人的修炼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集传统格斗搏击、健身强体、修身养性于一体的功法。

明朝时,少林寺第二十六代方丈正道主持少林寺时,将少林武术进行了系统整理,后世称少林寺永化堂拳法。正道在永化堂传武时,将其传于门徒圆会等徒弟,到湛谟传至15代。

清道光时,偃师佛光柏峪沟杨树庙村吴古轮出家少林,师从湛谟,深得少林寺永化堂南院武功真谛。
经过四百多年的传承和演化,目前,古轮拳的拳术共有心意把、封环锤、四平锤、金刚罗汉锤、心意罗汉锤等套路50多种,器械共有眉齐棍、十八点眉齐棍、齐天大圣棍、流星刀、龙形剑、达摩剑、双拐、双戟镰等30多种,对练共有五合对练、开手六合拳、对练六合杆、草镰进枪、双拐破刀等20多种。

柔中带刚、刚柔并进的拳法特性,以及禅武合一的养心修炼,使得慕名来嵩山这座“古轮禅院”习武的,不仅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也有漂洋过海,来自异国他乡的武术爱好者。

古轮拳除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功能外,最能体现其拳法特性与实质的就是实战格斗。

作为古轮拳第五代传承人,吴南方继承着前辈们发扬传统武术的旗帜精神。他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在繁华喧嚣中的静下心来,潜心研习传统武术,继续发扬光大古轮拳乃至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

王甜甜(2015-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