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城市--南昌

家乡区县: 江西省进贤县

南昌市,简称“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中华民国军事首都,现江西省省会。八一军旗在这里升起,中国共产党也在这里诞生。南昌市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享有东方“爱丁堡”之美誉。南昌市东部的瑶湖新城正在逐渐形成众人所瞩目的东方“西雅图”(美国波音公司所在城市)。南昌市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南昌市城中主要有十湖一江,有跨湖、跨江大桥29座,市内交通发达,主要跨江跨湖型大桥及隧道就有:八一大桥、朝阳大桥,红谷滩过江隧道等数十座大桥与隧道。

南昌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至三千年前,北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1]据《汉书》记载,前202年(汉高祖5年),汉将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次年修筑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南昌建城史。开创了南昌的建城历史,并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都(隋唐)等称谓,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

六千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个原始居民点。至三千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颖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

三国时为东吴豫章郡,两晋及南朝时为豫章郡、豫章国。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成为帝国版图上的重要城市。

五代时期,南昌的经济与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961年(宋建隆二年)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号“南都”。

589年(隋开皇九年)罢郡置洪州,607年(大业三年)复为豫章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复为洪州,贞观初属江南道,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742年(天宝元年)改洪州为豫章郡,756年(至德元年)豫章郡更名为章郡,758年(乾元元年)再称洪州。959年(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升洪州为南昌府。

975年(宋开宝八年)复名洪州,1020年(天禧四年)属江南西路,1163年(隆兴元年)为隆兴府。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置隆兴路,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2]

元称隆兴路,后又改为龙兴路。是含今天江西、广东在内的江西行省治所,为全国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1914年为豫章道。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昌,南昌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直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所驻地。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1981年增设湾里区。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来属。

人口数量 截至2013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510.0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96万人,增加1.68万人。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常住人口518.4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全年出生人口6.70万人,出生率12.98‰;死亡人口3.19万人,死亡率6.19‰;自然增长率6.79‰,比上年下降0.42个千分点。

截至2013年底,南昌全市共有3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人口回族最多。全市除定居港澳台人员外,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数较多的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等。

经济发展:

南昌市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球发展最快的20个城市中名列第15名,是中国乃至全球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3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全年财政总收入55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第一产业(农业)

南昌(2)南昌农业现代化,拥有煌上煌、国鸿、正邦、英雄、益海嘉里、双汇等一批高新技术农业企业,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了产量稳中有升、结构优化提升、基础巩固提高、村镇面貌一新。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全市正在形成“县有品牌、乡有产业、村有基地”的特色农业经济板。

2013年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现价总产值26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5.08万亩,比上年下降0.7%;油料种植面积131.50万亩,增长1.2%;棉花种植面积2.88万亩,下降14.7%;蔬菜种植面积61.95万亩,增长6.3%。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7.68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1万吨,增长2.8%。

第二产业(工业)

南昌市工业发达,南昌市的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医药等现代化工业体系,和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软件、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外具有一流的水平。南昌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南昌(2)南昌市是国家创新型城市,拥有国家级以上工业园区8个、规模企业近1000家。益海嘉里、福特、日立、惠普、微软、沃尔玛、麦当劳、麦德龙、肯德基、ABB、家乐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邦快递、马士基、默克制药、贝塔斯曼等世界500强落户南昌。

201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4.57亿元,增长17.1%;实现利税461.56亿元,增长16.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23.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第三产业金融

南昌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金融中心,正在建设南昌市红谷滩中央商务区,现有外资银行有标准渣打银行、大新银行等。同时还拥有国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九江银行、赣州银行,上饶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本地门户银行为南昌银行与南昌农商银行。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出口信保等都在南昌都设有分支机构。全国几大证券公司,如华夏、国盛、中信、招商等也在南昌开办了营业机构。

商业

南昌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

南昌(2)

市内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主要有家乐福、人人乐、红谷滩万达广场、南昌百货大楼、恒茂梦时代广场、世贸广场、绿地百盛广场、洪城大厦、洪客隆、财富广场、百盛、大润发、沃尔玛、麦德龙、天虹百货、铜锣湾广场、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丽华购物广场、新一佳、步步高、华润万家等大型商场,饮食企业国际知名的屈臣氏、哈根达斯、必胜客、星巴克,棒—约翰等在南昌拥有多家分店。万达国际影城、中影国际影城、星美影院、红地毯影院、永乐影城、百花洲影城等一大批高端影院给南昌市民带来了五星级影院享受。城外有洪城大市场、华东装潢建材大市场、喜盈门建材市场、香江家具、欧亚达家具、红星美凯龙、京东鹿鼎国际家具、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大型市场。

华东及华南沿海城市陆地所有物流交通通往内陆都必定经过南昌,和台湾密切交流的必经道路之一,是除福建外和台湾距离最近的内陆城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毗邻的主要城市。

旅游

南昌市被誉为“现代花园英雄城”。每年来南昌市以其独特的“红色,绿色,古色”景点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的国内外客商。

2013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282.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3%;接待入境游客20.18万人次,增长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99亿元,增长36.9%;旅游创汇6389.73万美元,增长20.6%。截至2013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58家;拥有旅行社229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8家。

但青留(2015-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