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暑假, 很久没有爬山了。我打算跟家人到城外10多公里的丽岗镇爬尖岗岭。 早上起来,吃过早餐,准备面包、矿泉水等食物。9点钟,开始出发,我们开车去,大约20分钟,就到了尖岗岭的脚下。 仰望尖岗岭,山不是很高,但在本地丘陵地区也属于相对较高的山了。上山路口横扁写着“尖岗岭森林公园”。 尖岗岭是一个小山脉,方圆几公里。爸爸开车沿着水泥路缓慢上山,山高路陡,转一个S型急弯,是一段很长的斜坡路。路两边长满了杂草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草木里不时传来阵阵虫鸟的叫声,一会儿独唱,一会儿合唱,颇热闹了,就象专门为我们举行的欢迎音乐会。 我们一直开车到半山腰的停车场,车场约一平方公里大,是山上唯一空旷平整的地方。我们停车后,就在车场的小卖部旁边稍息。适蓬假期,学生、游人比较多。弟弟那儿看看,这儿望望,觉得特别新奇,不断问妈妈,这是什么?哪是何处?
稍息后,我们正式开始开始爬山。先到冼太庙,冼太庙离停车场不远,庙不大,摆设十分简单,屋正中的案台上有一尊冼太夫人的塑像,像前摆着一些生果和茶等物品。据守庙的老人说,这庙新建不久,经常有登山的人前来参拜。 古时,冼太夫人出生于离此地不到40公里的高州市,她生于隋死于晋,身历三朝,是一位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巾帼英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在岭南各地先后兴建了冼太庙。 站在庙前,遥望远处,山岭与田野相连,一望无际,郁郁葱葱。俯视山下,山脚有一条小村庄,一些高矮不等的房屋象一个个无规则的积木散落地上,似曾相识。
看过冼太庙,我们从庙侧边的一条穿越丛林的小路上山,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人们走过留下的行踏痕迹。沿路爬上,迂回曲折,陡峭的地方,你必须抓着旁边树木的枝条,才能爬上。以前,有一次,我曾从山西边的一条小路上山,那是一条人工修筑的路,象台阶一样,一级一级而上,走那条路上山比现时走的路容易。然而,据说很多人上山,都爱走这条穿越丛林的山路。一方面,从这条路上到山顶比那条路稍近。另一方面,这条路离停车场也比那条路近约1000米。再有,沿着这条路上山特别有一种原始的爬山感觉,更能体现人的意志力,身体也更受锻炼。 爬至从停车场到山顶一半路的位置,我们走的路与西边的路交汇成了一条路,沿着阶梯路上山比之前轻松多了。我们边走,边看,边说。特别是弟弟从未爬过山,看到山上山下的景色,觉得尤其新鲜,时而摸摸大石头,时而摘几朵山花,时而拾一些石头,用力扔到山下。上山以来,弟弟一直没说过“累”字,爬山的兴奋,已经抵消了他疲倦的感觉。
我们爬至微波通讯塔的地方,又在塔底的凉亭稍息,这儿距离山顶已经很近了,山顶的景物一览无遗。我们坐在水泥櫈上,边吹风,边欣赏远处的风光。这时,劳累后,稍息一下,感觉特别舒服。然而,坐一会儿,弟弟就嚷着要继续上去。 不到一刻钟,我们就到了山顶。山顶上有一座庙,比冼太庙还小,房屋面积不足20平方米,有3个守庙老人,庙里供奉着几个木雕的神像,案几上摆着水果、茶等。庙前吊着一口铜钟,我试敲一下,声音非常锐耳,估计传很远。据守庙的一位老人说,附近最高的庙就是这个了,经常有人到这儿拜神,还说特别灵,求生仔,保平安等等的都有。这时,庙里香烟弥漫,一对年青夫妇正伏在地上跪拜。妈妈见状对我说,我们难得来一次这儿,也求求神,保平安吧。于是,她拜神,我领弟弟到四周围去走走。
妈妈拜神出来,我们又在庙前坐一会儿,俯瞰四野,顿觉一览众山小。从山上往山下看,村庄、田野、公里,星罗棋布,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我看手机上的时间,此时中午12点出头了,我们都觉得肚子饿了,于是,拿出面包和水,边吃,边饮。 待填饱肚子后,我们从山东边的一条路下山。下山时,心脏比上山时轻松多了,沿途树林茂密,空气非常清新,就象置身于氧巴之中,感觉特别舒服。我们慢步而下,来到一个叫蝴蝶谷的地方,杂草十分茂盛,有的高过人头。这时,大约有10多个蝴蝶正在空中翩翩起舞,五颜六色,非常美丽,仿佛是这林中的天使,自由自在,不觉让人浮想翩翩。弟弟在蝴蝶谷尝试捉一只蝴蝶,追来追去,但一直都没捉着。 走出蝴蝶谷,停车场就在眼前的不远处了。
我回想上山、下山过程,就象人生一样,有艰难时候,也有风光时候,有平缓的地方,也有低谷的地方。你的人生要怎样度过,就看你爬的“山”有多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