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素有“中国硒都”之称的美丽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四面环山,依山傍水。旅游风景区数不胜数,因为是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的民俗当然也是一大特色,七月的女儿会、耕耘时的薅草锣鼓、葬礼时跳的撒尔荷、吉庆时跳的摆手舞,都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相亲时互相唱的民歌“六口茶”,“喝你一口茶啊,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你喝茶就喝茶啊,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喝你二口茶啊,问你二句话。。。。。。”。歌声当中透露着浓浓的民族味道。当然,一年当中最受欢迎的节日莫过于男女老少都期待的“恩施女儿会”,这可是恩施全民相亲大会啊,听说还有外地的单身男女专门赶过来参加,其魅力可见一斑。
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13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 “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 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女儿会已经成了全州性的民族节日,只要是单身的男女都可以在盛会当中寻找到自己的有情人。
如今,来自相亲之都的恩施女儿会,已经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成为民族大团结的盛会,成为对外交流的平台,成为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