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

家乡区县: 自贡市自流井区


      四川理工学院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原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计划高校。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汇东、营盘、黄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245.4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741353.66平方米,学校国有资产总值约10.8亿元,其中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42亿元;下设16个二级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71个、专科专业19个,有全日制学生28000余人,研究生近600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
四川理工学院
英文名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简 称
川理工(SUSE)
创办时间
1965年
类 别
公办
学校类型
理工
属 性
省属重点大学、小211 、卓越计划
所属地区
中国 四川 自贡
现任校长
汪明义
知名校友
罗朝俊、饶雪漫、黄旭东、袁文婷
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
硕士点
34(含一级4个) 个
校 训
厚德达理、励志勤工
主要院系
材料与化学工程、生物工程、自动化与电子信息、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
学校地址
四川省自贡市汇兴路学苑街180号
学校代码
10622
主要奖项
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川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川科技进步三等奖
历史沿革
编辑
1965年,创办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
197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基础上组建四川化工学院。
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
2003年,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四川理工学院。
2013年5月22日,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又称中西部100所,小“211”工程)大学。[1]
办学规模
编辑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
教师近1500人,教授、副教授近6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46余人。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专家43人,自贡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自贡市拔尖人才等市级以上专家59人。此外,学校还聘请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各类专家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2]
院系设置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下设16个二级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71个、专科专业19个[3] 。
二级学院(部)及专业设置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专科 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
生物工程学院 本科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轻化工程
专科 生物技术及应用、制浆造纸技术
外语学院 本科 英语、日语
专科 商务英语、旅游英语
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专科 金融与证券、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本科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学院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计算机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科 计算机网络技术
理学院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
法学院 本科 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文学院 本科 汉语言文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广播电视学、历史学
政治学院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学院 本科 音乐表演、音乐学、美术学、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
专科 音乐教育、艺术设计
体育学院 本科 体育教育
专科 体育教育
建筑工程学院 本科 车辆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业工程
专科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本科 制药工程、酿酒工程、生物制药、化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专科 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教学部 -- --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国家级特色专业4门、省级特色专业5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卓越计划5个、省级卓越计划7个[4] 。
四川理工2011年
四川理工2011年(5张)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工程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金属腐蚀理论及腐蚀控制、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英文)、材料科学基础、化工设计、信号与线性系统、大学物理、食品保藏原理、机械控制基础、仪器分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无机化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工电子技术、数学建模、电路原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建筑市场分析与预测、知识产权法、人机工程学;
省级教学团队:人工智能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团队(带头人:曾黄麟)、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团队(带头人:龚敏)、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验室教学团队(带头人:李开世)、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团队(带头人:傅成华);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实践教育中心、与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实践教育中心、与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实验中心、食品与发酵工程实验中心;
国家级卓越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
省级卓越计划: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省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
四川理工学院校园风景
四川理工学院校园风景(22张)
涵盖30个二级学科方向;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
省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5] ;
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6] ;
二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再生资源化工、腐蚀与防护、发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过程装备与机械、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控制科学与控制理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系统及智能控制、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发展与创新、产业组织与规划、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制药工程、法治系统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7] ;
专业硕士学位点: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含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发酵工程、食品工程等5个领域)。[8] [6]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9]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10]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机构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11] [5] ;
四川理工学院科研机构一览表
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南分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制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 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材料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过程装备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
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   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川酒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
四川省智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2010-2014年,该校承担和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58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665篇,被SCI、EI等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661余篇[2]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约233.6万余册,电子图书355万种。[2]
学术刊物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四川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
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D规范》优秀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四川理工学院主办的具有国内影响和国际知名度的学术期刊,1986年创刊,双月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社科学报、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12] 。

zhi贡吴晓晖(2015-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