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的人生历程,犹如家乡清明河水,曲曲折折但从未停歇。
对文学的向往,是黄河儿时的梦想。奈何少年家贫,15岁起,他便奔波于谋生路上,先后当过泥工、油漆工、修理工。
1977年,一个偶然机会,黄河成为民办教师,公社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他有幸参加了培训学习,结业上交一篇新闻小故事《还瓜钱》,不久,作品变成铅字发表于《孝感报》的二版头条上,这重燃他逐梦之心。
出于对知识的渴求,黄河咬紧牙关,采取“钉子钻木板”的办法,利用工余饭后,节假日的时间,自学完初中、高中文科的全部课程。每次指导学生作文,自己必先作下水范文。执教五年,他硬逼着自己磨笔五载。
今天的成功,是昨天的伏笔。1984年,黄河考取孝感教育学院。1987年毕业后因成绩拔尖被湖北大学本科中文专业录取。
在很多人沉迷于麻将朴克、旅游休闲的节假日里,他笔耕不辍。象牙塔里,黄河阅读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
大学毕业后,黄河先后在县教委、县人事局、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稿撰写、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他撰写的100多篇论文在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
政办工作期间,黄河所写《唱好招商引资重头戏,促进云梦经济大发展》等多篇文章,获全省、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论文奖。
在县办工作时,黄河主笔撰写的《健全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农村》一文,在《政策》杂志刊登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办的《要情信息》、中共湖北省委主办的《湖北快讯》和《经济日报》等很多报刊予以转载,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还在此文上作了亲笔批示,向全省推广云梦的作法。
工作期间,黄河先后主编了《改革潮涌清明河》、《强县之路》、《聚焦楚天强县》、《新观察·新思考》、《构建和谐云梦思考》等文集十多部。
数十年间,黄河写作新闻、通讯、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不同体载的作品400余篇,被几十家报刊书籍刊载。
黄河还创作出版了23万字的散文报告文学集《岁月如歌》,21万字的散文集《趟过岁月的河》,20万字的人物传记《祥山之路·艰难的跋涉》等文学著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黄河先后被省写作学会、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当选为省作协第三届全委会委员、孝感市第四届作协副主席,被10余家报刊和研究单位聘为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特约研究员;中华农民报协会聘任他为特约编委、一级撰稿人;中国改革出版社、中华农民报协会联合授予他全国“百佳明星作者”铜牌;人民日报出版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他优秀编委荣誉称号,他的事迹被《中华魂·中国百业英才大典》收录,云梦电视台专门采访录制他的电视专题片。
追寻文学梦,不惧征程遥。2010年底,广东省云梦商会成立,黄河不远千里,毅然南下广东,只身投入云梦商会,担任常务副秘书长兼《云商》杂志主编。
在这里,黄河深入会员企业采访,历时4年,创作出了长篇报告文学集《中山顺德云梦商人》一书,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以会长汪华庆为代表的一批在中山、顺德打拼的云梦商人艰辛创业的奋斗历程。此书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被业界称为中国第一部真实记录湖北乡村农民在广东创业打拼、抱团发展的财富故事,是第一部集中反映民营企业家群体在中国最大的小五金家电制造之都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励志蓝本。
……
清明河水蜿蜒向前,逐梦之旅永不停步。于风景处回首过去,黄河从文之路,不啻一种人生梦想的精彩演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