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西县简介:揭西县隶属揭阳市管辖,位于广东省东部,东连揭阳市区蓝城区,南邻普宁市,西南接汕尾市陆河县,西北与梅州市五华县为邻、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揭西县是著名的侨乡。
揭西县旅游景点:
【霖田祖庙】位于揭西河婆镇西南2公里玉峰(即庙山)脚下。前临榕江,后倚玉峰,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灰沙土夯墙盖瓦建筑物,殿廊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极具民族特色。此庙始建于隋,显于唐,封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后代有修建,八十年代更是修葺一新,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庙前有石拱桥,入门两侧各置泥塑将军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马,正殿为三山国王坐像,两廊供诸官神像、罗汉,后殿供三山国王夫人,共百余尊神像,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花果古寺】寺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约2千平方米,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地藏阁、功德堂、客厅、斋堂等。寺幸存两件重要石刻文物。1990年修建天王殿时,挖地基时发现清重修“花果古寺”石匾,今嵌于大门额。同年在附近红卫小学发现古代寺中的古老四面石佛,其高0.75米,正方形边长0.5米,四面各刻0.45米高之坐佛,不知多少年前之石刻,有所风化,十分宝贵,堪称“镇寺之宝”。
【天竺古岩】岩所处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与毗邻的巾山、独山成为隋代创建三山国王庙之神话出处,驰名两岸,堪称“揭西第一洞”。清《广东通志》载:“招仙观在揭阳县西明山(今属揭西县),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传有羽士隐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钊和尚募资,鸠筑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规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阳县正堂顾,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员黄鹰扬等12人呈文,称其祖杨蕴有粮田12亩,于康熙十八年(1679)施岩为香油资 ,为防被变卖,须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县主顾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证禅师住持此寺,遍题十方,修葺扩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备(今存碑记)。
【郭氏大楼】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
【石肚冰臼】石肚冰臼遗址位于揭西县坪上镇石肚溪,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韩同林教授考察时发现。冰臼,是古代冰川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之一。目前石肚溪发现的冰臼群分布最少有6处,合计总数在100个以上,一般大小约数米,小的不过数十厘米。石肚溪冰臼群分布纬度之低,海拔高度之小,数量之多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奇观。
揭西县地方特产:河婆擂茶;大洋苦芛;棉湖瓜丁;揭西酿豆腐;棉湖薯壳板;大溪元宵柚等。
揭西县民俗风情:赞鼓舞是由传统迎神赛会中的锣鼓队伍和鼓点提炼整理而成的民间舞蹈。河婆镇的赞鼓舞已被编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相传三山祖庙的三山神,每年腊月至次年正月,都要巡游河婆六约(即象门、狮头、龙潭、员埔、马路、南山)地区,其中的锣鼓队伍和鼓点都很有特色,具有民间艺术韵味。赞鼓队由旌旗仪仗引领,鼓队分两纵队缓慢前进,鼓点肃穆整齐。队伍一般由30多人组成,多者上百。传统赞鼓队伴随三山神出游六约,有一定的路线、日期、时辰。到达各村寨时,各村均以赞鼓迎送。连续一个月,六约地方日夜鼓声不断,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揭西县知名人物有:TCL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香港同力集团公司主席——李扬真;曾任泰中友协副主席,泰国暹罗揭阳会馆永远名誉会长——李建南;新加坡河婆集团董事主席——蔡家舜;现任马来西亚砂劳越河婆同乡会会长——蔡子金等。
揭西县的历史文化:揭西县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民国13年(1924年),农民革命运动就在五云一带蓬勃开展。民国14年,周恩来参与领导的东征军两次到此。土地革命时期,古大存领导的红军在大北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名震潮汕。民国26年(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夕,中共韩江工委书记李碧山,不顾白色恐怖,秘密到五经富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揭阳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火种越烧越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北山区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于清匪反霸、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一系列运动,积极支援和参加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1988年之前,揭西县有67个自然村被省评为革命老根据地,其中属红色根据地的有30个村,属抗日游击区的有1个村,属抗日根据地的有9个村。1992年5月,揭西县隶属揭阳市管辖。1993年10月,揭西县北溪等214个管理区(村庄)被省评划为游击根据地村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