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吃过栗子,而中国很多地区也都有土生土长的栗子,但在我的家荆州,却有着特别的栗子。在我们当地,比起“栗子”,大家更习惯称呼它为“板栗”。这种板栗不仅甜、糯、营养价值高,而且还长得美丽。
我们那的板栗品种主要有油光栗、毛栗、锥栗、茅栗等,其中以油光栗、毛栗最为著名,其丰产性能好,栗果光泽鲜艳,肉味香甜,果实较大��粒子均匀,一般30个为一斤,最大的每斤只有16个左右,九月下旬开始采摘。这些板栗尤以大若岩荆州板栗最为著名,栗果生食鲜美甘甜,炖、煮可制成菜肴;带壳的用黑沙加饴糖一炒,即成糖炒栗子,更是清脆香味。在当地的居民大多有“栗炖鸡”的习俗。
栗子经济价值高,这与它的较高营养价值是分不开的。果实中含糖及淀粉70.1%、蛋白质10.7%、脂肪2.74%,此外尚有胡萝卜素、碳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梭等多种维生素。栗果生食鲜美甘甜,炖、煮可调成菜肴;带壳的有黑沙加饴糖一炒,即成糖炒栗子,更是清脆香味,脍炙人口,永嘉山区农民有“栗炖鸡”的习俗,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向为待客上品。永嘉板栗,据初步考证,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从福建入,现全县各乡均有分布,大多数以零星栽植,唯碧莲、大若岩、张溪、渠口、岩头等地,或连片或带状,以农栗间作。全县目前拥有板栗种植面积约1600亩,年产析栗2000-2500担左右,产量居于温州全市之首。目前,主要栽培的农家品种有早稻栗、油光栗、毛栗等。
南朝梁代名医陶弘景说,“栗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这是一点不差的,宋代苏轼更极口赞道:“果中栗最有益。”板栗,俗称栗子,又名大栗、栗树,为山毛榉科栗属植物,落叶乔木,树高达20米,胸径1米,冠幅8-10米,树寿长达数百年。栗原产我国辽宁以西,向有“干果之王”之称,素为世人珍重,主要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我国板栗闻名天下,在国际市场上有“中国甜栗”之称,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就是远销西方的出口商品。板栗为喜光树,宜选开阔向阳的山地丘陵栽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干旱贫瘠的土壤均能生长,适应能力强,极易存活,全国各省均有栽培。栗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
就我所知道的,当地的人们喜欢生吃板栗、炒熟了吃、炖在鸡汤中吃、考在炉火里吃,而无论是哪一种吃法,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板栗的甜与美。也许不同的吃法会带来不同的味觉效果,但家乡板栗的精髓与价值,却能扑鼻而来。美好生活,让我们从“美栗”开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