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俗
大洪山人过节都有讲究,从正月初一到年三十,一年到头周而复始,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的来历,每个节气都有它的规矩。
正月初一
年三十吃罢晚饭后,老年人都去睡了,把“守岁”这个任务交给了年轻人。他们围着桌子搓起麻将,群英逐鹿,大显身手,等到十二点,新年来临之际,万家灯火,烟花璀璨,共贺新春。。。。。。
初一拜跑年
早上起来,给老人们拜年,再去邻里,拜跑年。有谚曰:“拜年拜年,粑粑饼子上前。”老人们会给小孩拜年钱,会用瓜子,点心招待你。这一天不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死”字,女的不拿针线,男的不拿镰刀、锄头等农具。见了面,先要说“跟你拜年”,再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的吉利话,大洪山正月,地方要组织玩彩船,玩狮子,彩船班要逐家逐户拜年,每到一家,主人都要放爆竹相迎,拿瓜子点心招待。
初二拜丈母
结过婚的人初二会夫妇双双回娘家,给岳父母拜年,没结婚的,小伙子先到女方,给女方父母拜年,然后再一道返回男家。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五,过了十五“年”就止了,见了面也不必说“拜年”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一天也叫“上元节”,又称“灯节”,人们玩龙灯,看花灯,热闹非凡。大洪山人最重要的是接祖宗回来过十五。
接祖宗过十五,就是吃中午饭时,上一桌菜,摆八个座位,八双筷子,然后斟酒,边斟边道:“列祖列宗都回来过十五。”在这过程中,还说许多好听的话,要求祖宗们保佑发财,家里顺当、吉利等话,酒过后还要盛四碗饭,每方放一碗,把两双筷子放在碗上,叫“吃和饭”,过后用嘴吹口气,在每个位子下面倒两滴茶水,叫祖宗喝茶,吹气是请祖宗们离席。如果父母不在了,还要叫父母喝酒吃饭。到了晚上,还在堂屋里给祖宗们烧很多纸钱,也要说些要他们保佑的话。
还有就是十五里老人们会要孩子们多吃蒸菜,吃了蒸菜眼睛会明亮有神,少得眼病。
三月三早晨剪辫子尖、中午吃地菜、晚上观灯
三月三早上起来,姑娘们媳妇们都不说话,拿剪子剪去辫子尖,这样在这一年里,你的辫子会长粗,长长,会光亮。
中午,大人们会用当天挖的地菜煎鸡蛋吃,包饺子吃。据说,这天吃了地菜,人们会不生疾病,眼睛明亮。
晚上观灯。观灯是在晚上三五人约在一起,(人少了会害怕)找一高处,要能看得见四周住户的大门。待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会看见一团一团的火球从人家大门里飞出。如果火团大,出来是一蹦一跳的,那是牛火,也就是牛的魂魄。牛魂出门,说明这家的牛活不过这一年。观灯的人回去就要告诉这家人,要他注意自家的牛,以防意外。如果火团小,出门一条直线上升,这是人火,也就是人的魂魄。如果魂魄走了,说明这家有人要死。如果是观灯人自己要死,别人会看到火从他脑后滚出来,一直飞走。
四月八观灯
在四月初八晚上,还是在三月三晚上观灯的那个地方,看三月三晚上出来的火回去没有。如果有火回去,说明这家的人还能活三年,如果没有火回去,那就是当年的事了,所以那家人也会格外小心。
清明节
大洪山人同其它地方一样,都会在清明节祭祖,只不过祭祖的形式有所不同。这里都兴挂“飘子”,就是在坟上挂一个用白、绿、红几种纸剪出的飘子。挂时用一根树棍,一头拴着飘子,一头插在坟上。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省事,直接把飘子拴在坟旁的树丫上,这是不对的,树丫上的飘子,亡人在参加万旗大会时拿不去。传说到了农历三月三,阴间阎王爷就会召开一年一度的万旗大会,谁持的旗子(飘子)多,证明这人在阳世修行好、后人多,阎王爷就对此人越喜欢。万旗大会结束时,也要进行奖惩,旗子最多最好的,通报表彰并让其早日超生;没有旗子的,证明他在阳世做恶多或后人少,不仅挨打,还罚他做苦力,晚超生。
挂飘子一般是清明前三天和后三天,现在都是前三天挂了。挂飘子的同时,还要烧些纸钱,放挂爆竹。
五月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国人民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但大洪山人,不是在水里赛龙舟,而是在陆地上玩龙船,主要是打龙船,这是有来历的。
相传当年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观音老母为了助他钱财,端午节这天,就变成一个美丽的小姐坐在水中的龙船上,岸上的人向她打铜钱,如果谁打中了,她就嫁给谁。观音为神,凡人怎么能打中她?所以不一会,她坐的龙船上,已是满满一船钱了。
事不凑巧,那天佛爷也云游到此。他变成一个小伙,手持一串长钱,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观音怀里。观音抬头一见,大惊失色,慌忙驾云逃跑,佛爷也不饶人,在后面紧追。后来观音跑累了,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会儿,当时正好来月经,也就流了点经血在石头上。佛爷来到这块大石头上,也歇了会,顺便屙了一泡尿。待他走后,这石头突然炸开,里面蹦出个石猴子,就是孙悟空。这也是孙猴子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观音和佛爷的原因。
为了纪念观音这一善举,大洪山人不知从哪一代起,过端午就打龙船,打来的钱办公益或资助穷人。
端午节在大洪山,还有一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送端阳(端午节在大洪山也叫端阳节)。
送端阳主要是没有结婚的男方向女方送。如果结了婚,就是娘家往婆家送。但只送头一年,送的东西也简单,主要是伞、扇子、毛巾,而且是双份,还有吃的。男方送端阳礼物非常讲究,要备八样礼,每样得八十,如八十个桃子,八十个包子,八十个粽子等,而且 一直送到结婚为止。
端午节大洪山人还家家在大门两边插上艾蒿,饮雄黄酒。古人认为“重五”是毒气四散,鬼魅活动的日子,插艾蒿,饮雄黄酒能辟邪祛病,小孩子则把雄黄酒涂在耳后,以辟邪气。
六月六
六月六古为“天赐节”,也传说为土地生日,那天大洪山人会不吃荤,还不坐门槛,以防长痱子,这一天也接姑娘回娘家吃饭。再就是晒衣服了,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因为这天为龙晒衣日。“五月十三磨刀雨,六月六日龙晒衣。不给我磨刀雨,别想你龙晒衣。”五月十三如果下了雨,六月六必定是个好晴天,相反, 六月六就要下雨。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古为“七夕”,又称“七乞节”。传说这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天白天你看不到一个喜鹊,它们都上了天,为牛郎织女相会搭桥。晚上,大洪山人会出门看银河,看星星,看牵牛星,织女星,怎样走到一起。在夜深人静时,还到花椒树下,趴在树蔸上静听,据说 还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泣声。
七月半
七月十五称七月半,俗称“鬼节”。
大洪山有“年小月半大”的说法,可见对七月半的重视。
七月半主要是接祖宗回来。七月初九至十二,祖宗们还在家里,十二都要到南天门吃会,到了十五才回来。上南天门时,亡人们要带洗脚水,所以初九到十二这几天是必定有雨。
七月十五中午,每家也是弄一大桌子菜,接祖宗们从南天门回来,具体的做法,跟正月十五差不多。
八月中秋
中秋节在大洪山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也同国人一样,吃吃月饼,赏赏月。
九九重阳
九月初九,九九为阳数的重叠,为重九,故称“重阳节”,重阳节现被定为老年节,大洪山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但人们都知道,也会为老人们做些好吃的。
腊 八
腊月到了,离年关也近了,腊月初八这天,为“腊八”,腊八这天要吃绿豆、花生米等八样东西熬成的“腊八粥”。
从二十三开始禁嘴,就是不骂人,不说“杀”,不说“死”等不吉利的字,家人决不许吵架。过小年,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是二十四,但在大洪山,姓薛的人是二十三过小年,过去有“君三民四”过小年的说法。薛姓并非为“君”, 这可能与薛仁贵在大洪山活动有关。有的传说 是薛家作战有功,皇上封为二十三过年;也有传说 因薛仁贵二十四日要出征,只得提前一天过小年,以至延续至今天。但外姓还是二十四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
灶神为“司门菩萨”,又称灶王爷。它主宰着一家的饮食,掌管一家的祸福财气。过小年的晚上,要把灶门收拾干净,灶上也要擦干净,碗筷要摆放整齐。在灶前点个灯,摆上糖,糕,绿豆等物,再给灶王爷上香,因灶王爷要上天报告,如果告状说这家厨房里很脏,把米饭倒在了桶里等坏话,第二年上天就要罚他们。所以,敬灶王爷时,必要有糖,糕等食物。糖能使灶王爷嘴甜,让它上天尽说好话。如果是想说坏话,就用“糕”把嘴糊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神”,这是人们对灶王爷的期待。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二十四扫扬尘
二十五打豆腐 二十六炒瓜子
大洪山有“七不炒,八不闹,九不上锅灶”的说法,如果二十七里炒瓜子,喻来年家里会有争吵,是为不吉。大洪山过年家家户户要打豆腐,如果到了年三十你还在打豆腐,别人都会笑话你,这里还有“三十打豆腐??假忙”的?/SPAN>笥铩?
到了三十,早起吃点面条、油条之后,就开始做年饭。做饭之前,主妇们要到邻居转一圈,做一种松闲的样子,为让来年手闲,心闲;男的则要贴对联,大门,小门,猪栏,鸡笼,有野蜂的蜂箱上也要贴。年饭要早,你比别人的饭早,来年你的秧会比别人的早,谷也会比别人的早黄,办事也就顺畅。吃年饭时先敬祖宗,方法同十五,七月半一样。敬过祖宗后放鞭炮,然后家人吃饭。吃饭时老人坐上席,斟酒不能说“喝不喝(活)”,只许说“要不要”,不能先离席,吃好后一块离席,中途不能有人打扰,如果正吃饭时有外人来,第二年必不顺,所以大洪山人吃年饭不允许外人进入。有“年饭都吃不安生,来年一定不顺”的说法。
吃饭后男的开始备柴,挑水,柴禾要备足,水要挑满缸。女的则扫地,收拾家务。三十开始禁水,所用过的水不能倒掉,要用桶装好,过了初三才倒。扫地的垃圾也不能倒掉,装在筐里,过了初三再倒,水和垃圾都是家里的东西,倒掉了家里会有财气流失。
晚上,人们会选一个最大的树蔸子来烧。大洪山有“过年烧个大蔸子,明年杀个大猪子”的说法,也有“三十火,十五灯”的说法,三十火越旺越好,十五的灯越多越好,没灯的地方也要用灯光照一照。入夜,一家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开始守岁,老人们可以休息,但会拿出瓜子等好吃的招待子孙们,一直到初一开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