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意义重大。而武汉是“第四极”的领头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黄石,如何把握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出击谋求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命题。7日,市政府召开部门联系会,就黄石2049城市远景规划前期调研及资料收集工作进行了部署。谋划并实现远景,当务之急,就是要先对接“圈”内的大哥武汉。 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是实现快速发展最现实的选择,主动对接中心城市是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最关键的措施。如同北京与天津、上海与苏州,黄石的发展完全可以依托武汉这棵“大树”向上攀爬。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须先优化城市自身的发展系统。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心城市辐射影响力实现优势互补靠前发展。而地缘的接近、人文的相近、经济的合作以及共同利益的驱动,将大大有助于黄石与武汉对接。
谈起对接大武汉,交通、产业、项目、市场上的对接已成老生常谈。其实,更需要在科技、创新方面与武汉对接。今天的武汉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正在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不仅具有完善的产业、门类齐全的工业,更具有相当的教育科研创新实力。
如果我们城市科技实力、创新能力不足,就很难实现与大武汉成功对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际国内最高水平和最新标准,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实体经济发展之中,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城市群的发展,就是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知识产权的创新与竞争。如果科技发展更为迅速,那么黄石与武汉之间的知识技术就可更好地融合对接,聚集在一起。
开弓没有回头箭,对接没有休止符。“对接武汉”是黄石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2049年基本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必由路径。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通过与武汉对接,可实现黄石与世界的对接,让我们更好地站在全球化、国际化的高度发展黄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