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南乡有个小庄,庄头的茅屋里住着一个老汉。他有一个闺女,名叫娟姐。娟蛆漂亮,而且心灵手巧,父女俩相依为命。此外,他们还喂了一条黄牛和一只小狗。他们日子过得虽然贫困,一家“四口’’却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东村有个姓杜的财主,早就看上了娟姐 。他派狗腿子管家,带着银丝金线来到老汉家。让娟姐给他织一幅“百鸟朝风图”,并说定第二天来取。老汉明知这是财主不怀好意,却不得不忍气吞声收下。娟姐连夜操机,一幅美丽的百鸟朝凤’图织好了。
第三天,老汉带着娟姐在地里干活,管家来到地头历声说道:“你女儿损坏了财主的金丝,必须赔银三十两,明天就得送到府上,否则,将娟姐拉去抵账!’’老汉气愤异常,抓起赶牛鞭就要到杜府拼命。娟姐怕老人家去了吃亏,就拉着不放,痛哭了起来。 夜里,老汉躺在床上,忧愁怎样才能凑够三十两银子。万般无奈,老汉狠狠心,咬着牙决定卖牛换钱,保住女儿。
天亮后 ,老汉安含着泪牵着牛,向徐州西关午市走去。 老汉前脚刚走,小狗随后就跟了出来。老汉卖掉黄牛后,得了三十两银子,这才看见自家的小狗,便无力地挥挥手,叫他抄赶路赶快回家。小狗摇了摇尾巴,就顺着朝山脚下的小路向簸箕洼跑去。
那时,簸箕洼是一片苇草丛生、柳条密布的低洼地带,平时很少有人从这里经过。老汉走进柳条棵子,突然,从路旁蹿出一个大汉,一棍打在老汉的头上,老汉大叫一声,倒了下去。接着那大汉又在老汉的胸脯上戳了两刀,将银子从老汉怀中掏出,起身逃去。小狗正在前面跑着,听到主人一声惨叫。当它跑到主入身边时,老汉已经身死,它叫着向东南追去。 小狗追过来,一口将他的右脚咬住,大汉着急逃走想杀了小狗。小狗很会躲,大汉只能光一只脚逃跑了。 小狗衔着鞋子回到了老汉的身边哭叫了几声,便一直跑到徐州太守府衙门口叫起来。
这时正是太守升堂的时候,小狗嚎叫惊动了正在升堂的太守大人。太守闻知是小狗作怪,便传令将小狗放进大堂。 太守看到小狗满脸冤屈小凝结,认为出大事了要马上处理冤。就对小狗说:想为主人伸冤,就带官差去。四个巡头捕快跟着小狗来老汉被害的地方。巡捕们~边喘着粗气,一边察看现场,初得结论是“谋财害命”案。小狗虽然不通人语,却懂得人性,它汪汪叫了两声向东南跑去。
再说,杀老汉的凶手乃是杜家的帮凶,小庄的翟三。管家得知老汉去卖牛,就派翟三杀死老汉,想夺走娟姐。翟三杀死老汉以后,来到杜家领取赏银。翟三很高兴回家喝的烂醉, 小狗直奔翟三家门。捕快看刭翟三,左脚穿鞋,右脚跣足,左脚的鞋子与狗衔到大堂上的鞋子正好成双。他们认为杀人犯找到,便抓走起他。翟三开始百般狡赖,后见太守出示他的鞋就想给杜家掩饰过去。 太守正想退堂,小狗再次跪倒在堂前,太守想到这件案子并未完结,立即叫人再跟小狗前去查看。
这时夕阳西下,娟姐被杜家管家抢进了杜府。娟姐尽力反抗,最后被他们活活打死。正当杜家在清尸灭迹能时候,小狗带着巡头捕快奔进府来,将杜家恶霸财主捕获。 太伙把杜家的罪恶~一诉说,一致要求官府严惩恶霸,为民平愤。太守查明案由,便把他们打下囚牢。 小狗替主伸冤后便默默地离开大堂,走出南门。由于小狗劳累过度,越走越慢,最后走到苇草当中的石沟河边,一头栽倒在地。临死之前,它还对着老汉遇难的方向,“汪!汪”低低哀叫几声。乡亲们在返回途中,看到小狗已死,就把它埋在当地,犬伙还为它雕刻了一座石狗像,放在狗冢前。
后来,此地积水成湖,但不管水涨多高,人们站在厓边,都能看到石狗立于水中。后人为了几年忠心护主的小狗,以此为名把这片湖地叫做“石狗湖”了。直至今时今日,这只石狗都在岸边守护曾经的主人,庇佑这一片苍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