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回忆-----洋浦特色小吃

家乡区县: 洋浦经济开发区

洋浦,是个非常注重饮食文化的地方,吃茶,夜宵成了正经事。洋浦人人喜欢吃夜宵同时也喜欢吃小吃。虽然我没在洋浦生活过,但是作为一个儋州人,我和广大的儋州吃货伙伴一样对于小吃可谓是情有独钟。对于洋浦的小吃也颇有了解,那么洋浦的小吃在哪里能吃到能吃的比较正宗呢?作为一个儋州吃货,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普瑞菜市场旁。那么现在就让我给大伙一一介绍下洋浦的当地小吃吧。

【米烂】

米烂,是海南省儋州地区人对米线的叫法,实为米缆,米烂属于误读和误写。

米线,一般以光洁细白、柔嫩爽口而富有韧性为佳品,所以,普通话中就有了“过桥米线”的叫法,意思是说这种米线能从桥的这边拉到那一边也不会断,说明这种米线是米线中的佳品。

但是,儋州方言中,对柔嫩爽口而富有韧性的米线的叫法比较干脆,只用了两个字“米缆”。“线”和“缆”都是线状物,另外,“缆”相对“线”来说,更具有韧性,更不容易断。从这两点来说,“米缆”和“米线”意义上是相通的。但儋州人为什么把“米缆”读写为“米烂”呢?其实我也不太懂,据说这是有历史原因的。米烂是儋州群众喜爱的一种食物,城乡随处都可见米烂馆,而这其中以长坡米烂最为有名。在儋州的山歌里,就流传着这样的词句:“长坡米烂洛基粽,木棠欧馍永昌葱;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这山歌的意思呢估计只有儋州人才会明白的吧?!

长坡米烂排在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的首位,可见其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在那大,人们早餐时习惯一碗凉米烂,一碗热骨汤,吃得齿颊留香。

食用时把米烂盛入碗中加上蒜头油菜,牛肉干丝,花生粉,猪腩,葱花,胡椒,辣椒、酱油、姜等配,用筷子掺匀,既香甜可口还有醒酒的功能效用呢!

 

【草木灰糕】

用本地的一种灌木植物,晒干到可燃时,找一平整地面,把干草叶集中烧成草木灰,用细纱布包,住草木灰,放在木桶里一遍一遍过滤,过滤出一桶干净的碱水汁备用,把当地的糯米用水浸泡,然后,磨成浆,加入碱水汁,然后沉淀凝固,大火笼蒸,蒸熟后放凉就可以食用了。

吃碱水粑之前,先用小刀把整块的碱水粑切成条状,一条条桔黄的碱水粑色泽自然,糯而不黏,吃碱。水粑会放一点红糖浆,挑一条入口,凉凉的、甜甜的,无比爽口,让人回味无穷。这是我最爱吃小吃,应为可以吃糖。

【薏粑】也叫糯米糕

糯米糕,是用芭蕉叶,糯米粉,包馅料制作的小吃,有各种馅类,芝麻类、花生类、椰丝类,但它并不注重馅料,而更为注重糯米皮是否蒸得柔软滑而不粘,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剥掉外面的一层绿绿的叶子,轻轻地咬一口,粘粘的,滑滑的,甜甜的,软软的,一股清清的椰香,

原来,糯米也能做出如此味道。 糯米,椰丝,是“薏粑”的主要原料,除此之外,里面还放有芝麻。真是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糯米糍粑】

糯米淘净,浸泡后蒸熟,以木锤在木槽或石槽里舂烂、舂细,掐成饼后即成,有时候可以往上边撒点芝麻,很香,记得小时每逢村里有嫁女儿的要弄一些分发给乡里邻居的,不过现在这个东西很少有家庭弄了所以糯米糍粑对于我来说只能是儿时的味道的。自从初中之后就很久没吃到了,一直都在外地读书,回家了妈妈也没时间弄。

【千层糕】也叫白膜

白膜是洋浦的特色小吃之一。其制作精细,糕体松软,层次丰富清晰,色彩曾显乳白色,味道香甜可口,宜温食。本地人喜欢伴着辣椒和酱油食用,味道可口。

【发糕】

发糕,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是的洋浦民间传统小吃,以糯米蒸煮制成,其味清香、,是一种大众化的饼类食物。发糕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不过好像外省也有类似这样的发糕。

以上这些都是儋州洋浦的特色小吃,小时候我最爱吃的小吃。如果你到海南儋州旅游时,别忘了去尝尝这些特色小吃吧,不吃会遗憾哦。

浅浅(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