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皖大地溯“皖”源之二--皖地

家乡区县: 安徽省潜山县

   《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城”。古代周天分成十二次,用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到了汉代,阴阳五行家们将金、木、水、火、土五行加以扩大推演,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并将星空与地面配合,即将二十八宿对准地上九州,各有所指,这就分出了星野。按《汉书·天文志》、《广雅》所定:斗、牵牛、婺三宿所对之地是吴越。潜山县古为杨州吴越之域,所对的是“斗牛三度至婺女一度”。《诗·小雅·大东》:“皖彼牵牛,不以服箱”。睆,《尔雅·释天》:“河鼓谓之牵牛”。河鼓在牛宿北面,河鼓共三星。河鼓三星亦称“扁担星”,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及民间对河鼓星官(属牛宿)三颗星的称呼。它们是天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颗星,中央的河鼓二即牛郎星,为全天最亮的一等星之一。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牛郎及其一双子女的化身。“睆彼牵牛”三星照耀,星野相配,其地山水清丽,明亮美好,地称睆地。“皖”为形声兼会意字,其声旁亦兼表意,象征黎明时屋里有人起身,屋外已露白光,“皖”是奉晨光为图腾的崇拜自然的部落。
    今“皖”字是古“睆”字的通字。“皖”:明媚、美好之意。拆字分析:开门见日。意味着:东方红,太阳升,旭日东升;紫气东来。打开中国地形图,你会发现,天柱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向内陆延伸所及的第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它与周围山峰似是隔断却又衔接,如春笋平地拔起,如宝剑直插云霄。百里遥望,万山丛中一峰高高耸立,即是此峰;抵近山麓,此峰返隐而不见,必攀登至西关寨,再翻崖越谷三五里,抵“拜岳台”的前方见其万山拱卫、唯我独尊的气势。正是因为这样的地形,使得巍巍天柱山就是“皖字”的载体——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早受到太阳的照射!难怪远离天柱山几十公里的平原地区居民时常看到这样的天象:天才麻麻亮,但见天柱山主峰却受到初升阳光的照射而金光闪闪——好一个“皖”字写照!

Lynne(2015-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