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皖大地溯“皖”源之三——皖国

家乡区县: 安徽省潜山县

  春秋时期,周文王册封皖地为皖国。唐朝杜佑的《通典》、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的《太平御览》、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宋末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著作中都提到《史记》所载的皖国之文,并且内容也大体一致,这说明《史记》的皖国之文至宋元间都还存在。

    古皖方国在当时就具有较高的文明,成为江北地区的大国,与中央王朝保持亲善关系,西周武王定它为伯爵国,春秋时期,楚国北上使皖成为附庸国,以后在吴国与楚国的争斗中,皖常叛楚而依附别国,所以楚借口将它消灭,建成皖邑,归属楚国。

    据考证,古皖国的都城(邑)就在今潜山县城。潜山县城曾于东汉至南宋为郡、州、府治所驻地长达800多年。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称舒州,南宋升为安庆府。元朝初年,中国第一次封疆划省,建省安庆,就一直称为“皖”。清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成立安徽省,以安庆府治(今安庆市区)为省会。省之西绵亘着巍巍皖山,自古有名,而皖水流经其间,并且是古之皖国,汉以后的皖县、皖城、皖阳、皖伯庙都属安庆府,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于诸皖之地。安徽省因此简称“皖”。以古皖地为中心,分安徽为皖南、皖北、皖东、皖西,三星照耀的古皖地是安徽省的源头。

Lynne(2015-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